對於孩子經常生病這件事,大部分的家長覺得寶寶的年齡小,抵抗力差,發燒什麼的都是比較常見的小兒病症,但是有些時候,如果寶寶只是反覆發燒並且沒有其他相關的感冒症狀,家長們就要留意了。醫生提醒家長,根據統計,發燒的孩子中有高達3成是因爲泌尿道感染或者泌尿系統疾病引起,如果孩子反覆發燒,卻沒有合併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感染,也沒有腹瀉、嘔吐等腸胃道症狀,很可能是泌尿道感染或者泌尿系統疾病所導致。在本期的《小葵花安全調查》—兒童急診室裏,一個2歲的女童就出現反覆發燒的症狀,在醫生檢查後,發現這個孩子竟然長了3個腎,屬於泌尿系統先天性畸形,需儘快進行治療。

泌尿道反覆感染 恐造成腎功能

“別以爲孩子泌尿道感染只是小事!”如果沒有實時治療,使病程進展到急性腎盂腎炎,日後可能引起長期併發症如腎臟結痂導致腎功能受損,或高血壓、蛋白尿等。一旦臨牀懷疑爲泌尿系統感染,應儘快透過檢查確診。 泌尿道感染是兒童最常見的細菌感染,過去曾有統計發現2歲前的兒童,約有7%曾罹患泌尿道感染,發生率僅次於上呼吸道感染和腸胃炎。泌尿道感染大多是上行性感染,也就是肛門附近的細菌自尿道上行,侵犯到膀胱、腎臟引起感染。

兒童泌尿道感染 反覆發燒是警訊

如果孩子已能表達尿尿會痛、肚子痛,家長較容易聯想到泌尿道感染的可能進而就醫,但嬰兒期的泌尿道感染往往呈現與泌尿系統無關的症狀,如發燒、哭鬧、食慾不佳或延遲性黃疸,很容易爲家長忽略。醫生提醒,家有嬰幼兒的家長在帶孩子就醫前,記得先觀察孩子是否有感冒或腸胃炎症狀,如果已經發燒2、3天,且其他症狀不明顯的話,建議接受尿液檢查。發燒越久,腎臟發炎的情況就越嚴重,嚴重的話甚至會引起腎化膿!

那麼,家長們應該如何預防寶寶發生泌尿系統感染的情況呢?本期的《小葵花安全調查》—小葵花媽媽課堂,小編就帶家長們瞭解下。

1. 做好寶寶會陰部的清潔衛生:尿片要及時更換,最好不要穿開襠褲並讓寶寶亂坐在一些髒兮兮的地方,寶寶大便後要給他們清洗下臀部,清洗的時候由尿道向肛門的方向清洗,並注意觀察陰部有無潮紅和分泌物。

2. 給寶寶多飲水: 鼓勵嬰幼兒多喝水,養成良好的排尿習慣。如不憋尿,及時排空膀胱,同時注意觀察嬰幼兒排尿頻率,尿量、以及有無尿頻、尿急、尿痛表現,注意不能用奶製品或飲料代替白開水。

3. 避免交叉感染:嬰幼兒衣服應與家人分開洗,襪子和外套不能與內衣、內褲一起洗,嬰幼兒毛巾、盆子、肥皂應單獨使用。

4. 警惕小兒先天尿路畸形:當寶寶反覆發燒而原因又不能明確時,應及早帶去醫院做個檢查,以明確是否存在先天尿路畸形,如發現小兒的尿路結構異常,應及時給予適當的矯治,以減少尿道的感染機率。

5. 治療要徹底:有些家長在給孩子治病的時候,總要求要立竿見影,一旦孩子的症狀消失,就認爲孩子的病好了,而不管是否治療徹底了,對醫生制定好的治療方案敷衍了事,這往往會給孩子的疾病留下手尾,因爲醫生開出的療程是有一定的根據的,是保證療效的重要條件,目的是要徹底地治療該疾病。小孩一旦患了急性泌尿系統感染,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菌藥物治療後,在症狀消失、尿液檢查正常後,也應繼續遵醫囑用藥,療程10-14天,再經過2~3次尿液檢查正常後,纔算是治癒。治療不徹底的泌尿系統感染可能由急性轉爲慢性過程,進一步發展可以損害孩子的腎臟組織。

《小葵花安全調查》

福建電視臺綜合頻道:

每週五、週六 18:00播出

往期推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