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康熙王朝堪稱歷史題材劇中的經典,但是劇就有改變歷史的成分,這部劇也不例外,在劇中對於明珠和索爾圖這兩位大臣的死因設計與歷史有着不小的出入,劇中索額圖是圈禁之死,而明珠被抄家,倆人都沒落得好下場,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在歷史上他們的真實結局。

康熙王朝電視劇索爾圖形象

索爾圖的命運

這兩個人中最先去世的人是索額圖,死於1703年,要說索額圖對清朝的貢獻,那真是數都數不清,他在32歲那年幫助少年康熙除掉了朝中惡霸鰲拜,被皇帝委以重任,一年後,他就當上了國史院大學士,轉年又升爲保和殿大學士,成了大清一等大學士,伴隨着康熙的成長,索額圖的官運也是順風順水,加上它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一時間還得了個“三眼索相”的稱號,在朝中的地位也是一直名列前茅。

在平三藩這件事上面對吳三桂的造反,索額圖起初認爲這與撤藩的決定有重大關係,要求康熙嚴懲鼓勵撤藩的老臣明珠,但是被皇帝嚴厲拒絕,看到皇帝的決心後,他也積極參加到平定三藩的大事上,因此他在大是大非上是有正確的觀念,也爲國家的統一做了很多貢獻。

這位老臣還曾經代表清廷與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在爲人臣子,爲皇帝分憂,這點上也算是得心應手。儘管已上了年紀,他還是多次隨皇帝出征準噶爾,他有功勞也立下苦勞,令人敬佩。

不過伴君如伴虎常伴皇帝,身邊就難免做出觸怒龍顏的事。

由於索額圖是太子生母的叔父,因此他與太子多年之間都交往密切,這就是一件讓皇帝很反感的事情。後來皇帝對太子的種種情境不滿,連同與他交往密切的索額圖也被牽連,1703年皇帝處決了索爾圖,還將他同族的子孫全部革職。至於他一生的功績,除去了與尼布楚簽訂條約,其他的全部付出都被皇帝一概推翻,似乎從來沒有發生過。

中俄尼布楚條約情景(展現館)

仕途開掛的明珠

納蘭明珠畫像

與他相比明珠的結局要好的多了,這兩人生前的時候既是皇帝的得力干將,又互相不對付,總想扳倒對方,他的職場升職速度比索額圖還要快上幾倍。

最初他也是負責皇帝宮內安全的侍衛,三年後升到了內務府總管,兩年後又升到了大學士,開始涉及到朝政,與皇帝一起辦公,1668年因爲參與督查水患有功,又被升爲刑部尚書。他對康熙最有力的支持,首先提出撤銷三藩,而且頂着重壓一直活動在撤藩的過程中,因此康熙對他也非常器重,覺得他目光深遠,一些國家的軍國大事都願意與他商量。他的一些建議也確實幫助大清穩固了基業,在臺灣問題上,他也堅定的支持康熙收復臺灣的想法,而且大膽地提出用武力解決臺灣,收復臺灣後,康熙又是在他的建議下啓用投降的官兵治理臺灣,這樣的舉措也確實是有遠見、有想法。

多年後,大清的老臣能與沙俄坐在談判桌前,也是多虧了他的頑強抵抗,才爲中國贏得了談判的籌碼。

晚年遭到彈劾

雖然晚年的時候他被人彈劾,說他結黨營私,被皇帝撤下過大學士的頭銜,但是他並沒有懷恨在心,還追隨皇帝出兵葛爾丹,回來后皇帝給他官復原職,不過卻一直沒再給予重用。

1708年,73歲的明珠病逝,皇帝還安排皇子去祭祀,也算得以善終。

同框影視形象

這兩位康熙朝的重臣雖然都爲國家建功立業,但是人生漫漫幾十年,難免會有事情令皇帝不滿意,但是明珠的下場要比索額圖強的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