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爲此,“同行成長路”長安學校社工服務項目社工聯合東莞市長安培英小學向東莞市莞香花青少年服務中心申請藍天慈善基金公益講堂,特邀東莞市家庭教育專業指導委員會專家——郝東老師爲東莞市培英小學二、三年級的學生家長講解如何進行界限教育與培養學生良好習慣。而家庭教育主要是孩子的心理素質和行爲習慣培養,它講“情感”更講“理智”。

家庭教育?家庭教學?

情感? 理智?

界限教育與習慣的培養

孩子,你好

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一種糾結,一方面希望孩子自由快樂成長,不想孩子被管得“死死”的,另一方面,又希望孩子聽話,懂事,有禮貌,守規矩,不想孩子被“慣壞”。那麼他們該如何把握這個尺度呢?爲此,“同行成長路”長安學校社工服務項目社工聯合東莞市長安培英小學向東莞市莞香花青少年服務中心申請藍天慈善基金公益講堂,特邀東莞市家庭教育專業指導委員會專家——郝東老師爲東莞市培英小學二、三年級的學生家長講解如何進行界限教育與培養學生良好習慣。

圖爲:郝董老師開講

溫暖春日

活動的開場郝東老師先拋出了一個定義區分——給培訓孩子一個月的英語補習,這個不叫家庭教育,這個叫家庭教學。而家庭教育主要是孩子的心理素質和行爲習慣培養,它講“情感”更講“理智”。緊接着在現場展開了一個測試,郝東老師給出了愛德華茲家族和馬克尤克斯家族的百度描述,97%的家長看完愛德華茲家族的正面描述後表示這個家族十分厲害,郝東老師表示舉手的家長們並不理智,隨後便用基本的加減乘除算出愛德華茲家族變成“好”的機率才46%一半的人都不到,而馬克尤克斯家族變“壞”的機率只有53%。生動形象的讓家長們認識到數據是會其騙人的,在數據面前我們需要學會做計算、對比。

講師通過邀請家長舉手示意願意分享案例做法卻沒人回應,提出家長們常對孩子說的“上課要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並引出人不回答問題有多種原因,並不是孩子不知道回答問題的重要性,而是有觀點他不一定會回答,因爲他在等待被人回答。在這個案例分享過程中,講師還爲家長們提供了遇見孩子問題時父母做法步驟:事態評估(或風險評估)→積極面在哪裏?→這事怎麼解決→將來怎麼預防?→事件裏違規部分處理。

隨後便運用各種例子說明了干擾孩子習慣養成的環境、人員、管理漏洞、自制力水平的體現和用例子詮釋界限教育中的身份界限、時間界限、地域界限、說話精準界限和物品歸屬界限的運用。最後還介紹了培養良好作業習慣的方法和提供了偵測孩子作業習慣的工具。

家長們都表示本場講座對培養孩子的習慣來說有幫助,也有家長留言表示本場講座很好,希望學校多組織一些講座、教育孩子受到了很大的幫助、對於與孩子的溝通方法十分受益、很好的體會和學習等等。

圖爲:大合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