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歐洲的一塊土地上,中國人可以自由出入,也可以在當地定居,中國科考隊也可以隨意在當地進行科學考察,這塊土地就是位於北極地區的羣島--斯瓦爾巴羣島,而這一切的便利與自由,來源於百年前中國簽下的一個條約--《斯瓦爾巴條約》。

1925年,中國與英美法等51個國家簽訂了《斯瓦爾巴條約》,條約稱中國在斯瓦爾巴羣島享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權",可以在斯瓦爾巴羣島從事正當的生產與商業活動,但前提是要遵守挪威的法律。

斯瓦爾巴羣島位於北極圈內,極其寒冷,被譽爲"冰原上的尖峯",因環境過於寒冷,在早期沒有被開發出來,直到1596年6月19日,一荷蘭探險家巴倫支登上了這片冰原,但不幸在返程中因飢寒交迫並患上壞血病而亡。之後,陸續有探險隊登上這片土地,並發現了很多礦產資源。

到了1611年,英、法、荷蘭、丹麥等的捕鯨船陸續來到此地,多國還因爲爭奪捕鯨權而發生糾紛。到了1800 年以後,美、英、俄、荷蘭等國又開始爭奪起島上的煤炭資源。總之,斯瓦爾巴羣島一直都是西方國家互相爭搶的一個寶地。

而1925年,中國也加入了對於斯瓦爾巴羣島的主權爭奪中,當時段祺瑞領導的北洋政府,在法國的邀請下,參與簽訂了《斯瓦爾巴條約》,並從中分得一杯羹,確立了中國在斯瓦爾巴羣島的主權。

《斯瓦爾巴條約》的性質跟《南極條約》相似,都是在和平的條件上建立的一項平等條約,在以建立非軍事區的前提下,各締約國可平等的享有規定的權力。

2004年,中國在斯瓦爾巴羣島建立了中國北極黃河站,開始在當地進行科考工作,並開發當地的礦產資源爲自己所用。漸漸地,斯瓦爾巴羣島這塊寶地的價值就越來越明顯了,西方各國都想參與到當地的資源開發中來,但人越多分的羹則越少。

爲此,當初邀請中國進來的法國等西方國家都開始後悔,另一些沒加入進來的西方國家也十分眼紅,都想要回這塊寶地的獨立主權,將中國排除出去,對此,中國表示我們有合約在手,想要回來,沒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