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或者說,一般人只是用毛筆拿起來寫字,寫的只是“毛筆字”,寫出的字也只有表“表意”功能,或稍兼有“表情”功能。二,一般書寫者對這些哲學思辯的矛盾處理不好,很平淡,枯燥,,,或者亂寫,或者僵硬呆板,就是寫出的字沒有思想,或者說缺乏這種意識。


書法藝術的欣賞,有時是很矛盾的,明明一些專業的,訓練有素的或造詣頗深的書法家寫的字,但一些人看了後會大噴,不認可。而一些並沒怎麼深入學習與研究的人,拿起毛筆寫的字卻得到這些人的讚賞。究其原因,是欣賞者在文化水平,藝術修養品位,審美意趣以及對書法藝術認知等方面與書寫者存在差異性的問題。


有些人首先他得能識讀這些字,否則,寫得再好他也不說好。書法藝術其實涉及到哲學思辯的問題,虛實,正倚,疏密,濃淡,方圓等等,好的書法作品都要體現這些矛盾關係來,並又能很自然地處理好這些矛盾,而不是忸怩作態,生硬處理。就一般的欣賞者而言,書寫者也不能寫得太誇張,太隨意,太“藝術”或“純藝術”。畢竟,表意功能是書法存在的最基本理由,否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而普通的書寫者是有兩個弊端的。一,駕馭不了毛筆的;提按轉切頓,,,這些技法把控不好甚至沒這意識。或者說,一般人只是用毛筆拿起來寫字,寫的只是“毛筆字”,寫出的字也只有表“表意”功能,或稍兼有“表情”功能。而書法家寫出的字把表情,表意,表美,表思(指寫字時對點畫,字的結構的思考,安排)能有機地統一起來,讓欣賞者回味無窮,不會引起審美疲勞。


二,一般書寫者對這些哲學思辯的矛盾處理不好,很平淡,枯燥,,,或者亂寫,或者僵硬呆板,就是寫出的字沒有思想,或者說缺乏這種意識。


所以一,要想欣賞書法,首先多跟古人的字帖接觸,甚至參與練習,多思考;二,今人寫的字,多拿過來勤與古人的比較,對比研究,找出優缺點;三,多讀書學習,提高自身的品位與修養。總之,書法是貌似通俗,其實是很有學問的藝術,筆者常開玩笑地說“書法是既講道理又重“感情”的藝術”。


總之,欣賞者和書寫者確實存在一些不同。如何“違而不犯,和而不同”,既對欣賞者有要求,也對書寫者的智慧有考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