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很多人眼中

護士就是打打針

發發藥……

NO,NO,NO

你以爲的這些

只是白衣天使工作中

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不同護理崗位

對專業技能的要求不同

伴隨初夏的暖風

第108個國際護士節

即將到來

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護士們在不同的崗位

綻放了怎樣的芳華

這天,患者阿儀出現在婦二區病房的走廊上,默默看着護士站前一個個忙碌的身影,耐心地等待着。

護士們都認識阿儀,她是因惡性葡萄胎在婦科二區化療過幾次的患者。

經過的護士問:“在等小葉啊?”

“是啊,在等小葉有空幫我換藥。”

阿儀口中的“小葉”,正是婦科二區的護士李葉,出於對李葉的絕對信任,只要是李葉上班,阿儀一定要等她換藥。

對待患者耐心細心,對待工作更是嚴謹仔細,患者們對她的評價是“技術好,很有責任心的小姑娘”,同事們稱她爲最信賴的人,“她做事很放心”。

在婦科工作將近10年李葉先後獲得“職業道德優秀獎”、“先進工作者”、“優秀帶教老師”及“優秀護士”等榮譽稱號。

優質的護理服務不僅需要用心關愛患者,更需要紮實的專業技能做支撐。

近年來,婦科惡性腫瘤住院患者增多,婦二區還沒有一名中心靜脈置管(PICC)的專科護士,化療的患者使用傳統的靜脈輸液方法風險相對較大。

爲了扭轉這一局面,2015年,在護理部和科主任、護士長的支持下,李葉積極報名到中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防治中心學習中心靜脈置管技術,3個月後順利獲得PICC置管培訓證書。返院後,李葉除了積極開展新技術外,以點帶面,組織科裏的護理人員一起學習PICC維護的相關知識。細心地她還製作了PICC置管及維護視頻,完善了PICC維護箱物品,向PICC置管患者傳遞正確的資訊,使惡性腫瘤化療患者能得到安全、細緻的護理,更好地配合醫護人員完成化學治療,促進其康復。

除了在PICC領域積極鑽研外,李葉還在2018年取得了國家高強度聚焦超聲治療培訓的結業證書。學成之後,她便積極投入到工作中,努力把學到的知識用到臨牀,包括如何使患者的術前準備更加充分,術中患者的病情觀察及降低患者術後的不適感等。

很多李葉護理過的患者,都會親切地稱她爲“小葉”。人如其名,她本人就如她的名字一樣,像春天裏的葉子,嫩綠、充滿生機。李葉常笑着說,趁年輕要多學點知識和技能,這樣才能更好地爲患者服務。

來源:婦二區 譚超凡

編輯:宣教科新媒體編輯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