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國產戰機“科薩”

8月21日,伊朗首都德黑蘭全國國防工業展期間,一架“純國產”的新型雙座戰鬥機舉行了發佈儀式。該新型戰機名爲“科薩”(Kowsar),伊朗官方稱屬於第四代戰機,是一款輕型戰鬥機,裝備有兩臺發動機,配備先進的航空電子系統和火控系統,具備同時打擊多目標和實施精確打擊的能力,也號稱是伊朗第一種“百分百自主研發”戰機。

伊朗總統魯哈尼親自登機體驗

此新型戰機由伊朗航空工業組織及其他國防工業部門共同研製,飛行高度可達將近1.4萬米;最高時速1.2馬赫,即1.2倍音速,相當於每小時1470公里。伊朗還將製造這一機型的單座版本,既可用於作戰也可用作教練機。

細心的同學想必早就發現,這架稱爲“科薩”的戰機與F-5F“雙座戰鬥機極其相似!因此,許多外媒都持着嘲諷的態度來對“科薩爾”戰鬥機進行報道,美國福布斯雜誌網站更是直接“祝賀”伊朗成功仿製美國50年代的戰鬥機。

“科薩”(Kowsar)座艙航電系統

由於其外形的原因引來很大爭議,伊朗航空問題專家則比較坦誠的解釋了這架“純國產”戰機,原來“科薩”是一架經過重新裝配的F-5F,不過裝備了全新的SR.II數字化航電,被用作“科薩-88”噴氣式教練機和“雷電”(Saeghe)雙垂尾戰鬥機的航電測試平臺。該航電平臺具有典型的一平三下特點(一個平顯+三個下視多功能顯示器),駕駛艙則是三代戰鬥機玻璃座艙佈置,此外還有兩個較小的信息顯示器用於顯示發動機儀表和雷達告警信息等。看來伊朗航空工業也是蠻拼的,下了血本!

伊朗的“純國產”戰機之所以外形與F-5F非常相似,是因爲在經過多年的山寨努力之後,伊朗航空工業已經擁有了F-5E/F的大修和升級改進能力,對該機可謂瞭如指掌。

70年代伊朗空軍F-5F

F-5

伊朗空軍操作F-5戰鬥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伊朗帝國空軍在1965年2月從美國接收了11架F-5A和2架F-5B,於1965年6月投入服役,最後到1972年共接收了104架F-5A和23架F-5B。伊朗帝國空軍從1975年1月開始接收共166架F-5E/F和15架RF-5A,這批飛機最終取代了F-5A/B。在兩伊戰爭中,F-5和F-4、F-14一道成爲伊朗空軍的三大主力戰鬥機。

由於F-5E/F結構簡單便於維護,所以在兩伊戰爭之後的上世紀90年代中期被伊朗空軍選定爲合適的山寨對象,並同時發幾個研發項目。其中一個名爲“閃電”,目的是讓伊朗具備自行大修和製造F-5E/F機身的能力,另一個爲SR.II,旨在爲F-5E/F提供現代化航電。

伊朗“雷電”戰鬥機

伊朗此次宣佈“科薩”爲首架國產戰鬥機,也從側面映證,此前伊朗公佈的採用雙垂尾設計的“雷電”國產戰鬥機其實也是在當初美國製造的F-5E\F戰鬥機基礎上進行局部修改的產品,而不是其國內自行製造。

雖然國產的“科薩”並不是先進戰鬥機,但足以稱得上是伊朗人民的驕傲,畢竟“閃電”、“雷電”還有現如今的“科薩”項目上,其持續投入的技術也有二十多年,如果放棄實在可惜,現在的伊朗可以算是中東地區自行製造戰鬥機的首個國家。但是與美國之間的博弈,現如今的伊朗從軍事技術硬實力發展來看,其實心酸多於自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