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企業信息

  爲了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11月1號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決打好金融防控攻堅戰,築牢高質量發展底線,防範金融風險是金融業的永恆主題。

  着力發揮金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推助經濟高質量發展,讓每一個消費金融平臺深刻意識到,強化風控能力變得尤其關鍵。

  “其實,消費金融業務的核心就是風控,平臺對風控的重視度無論有多高,都不過分。”馬上金融創始人兼CEO趙國慶表示。作爲一家持牌的消費金融公司,馬上金融從誕生起,就致力於科技賦能風控,從而更精準地識別用戶消費場景與洞察用戶消費需求,爲不同用戶提供差異化、個性化精準化的消費信貸產品,實現“千人千面”的信貸風控管理。

  爲了不斷強化科技風控能力,2018年馬上金融在科技研發方面的投入超過5億元。

  “未來,我們還會在人工智能技術研發方面加大投入,讓更多最先進的AI技術成果與業務相結合,驅動整個消費金融業務更快更好發展。”趙國慶坦言。

  業內首創收入償債比模型正式上線

  如今,馬上金融的上述投入,正取得豐碩成果。近日,馬上金融自主研發的收入償債比模型正式上線,作爲風控科技的又一項創新嘗試,收入償債比模型通過機器深度學習技術,能動態分析用戶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以此作爲基礎進行合理適度授信,有效支持廣大消費者理性消費與健康消費。

  在趙國慶看來,收入償債比模型的面世,標誌着消費金融行業的發展正進入全新時期。隨着國內徵信體系日益完善令欺詐風險日益降低,未來消費金融機構比拼的業務核心競爭力,將集中在信用風險管理能力與風險定價能力——誰能通過精準的風險定價與完善的科技風控能力持續降低壞賬風險,就能在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浪潮裏獲得巨大成長空間。

  隨着中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越來越多消費金融業內人士日益關注經濟週期變化對消費者收入償債能力的影響。其中不少消費金融平臺認爲若經濟週期變化導致消費者收入下滑,很有可能會加大他們的還貸壓力,進而拖累平臺逾期率與壞賬率雙雙走高,引發新的經營風險。

  “事實上,經濟週期變化的確會對消費者收入償債能力帶來一定的影響,但消費金融機構的經營壓力是否增加,主要取決於他們的風險經營策略。比如一些平臺可以通過下沉客戶羣體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也可以收緊部分客羣准入門檻降低壞賬風險。”趙國慶認爲。馬上金融選擇的,則是以合規審慎爲基調,強化科技賦能風控,有效控制不良貸款增長。這也是今年以來馬上金融當期貸款逾期指標與逾期催回指標均處於較好水平,新發放貸款逾期及不良等各項指數均處於業界較好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大舉措並行,科技賦能風控升級

  具體而言,圍繞科技賦能風控,馬上金融主要做好四件事:

  一是藉助“人才+科技”驅動的經營理念,不斷構建和強化公司風險防控能力。通過引入卓越風控人才與建設先進的智能風控系統並舉,有效提高風控審批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成功管控小額分散“次級客羣”的信用風險。比如近期馬上金融成功吸引長期研究零售信貸風控的原廣發銀行行長助理林亞臣加盟擔任首席風險科學家,與公司CRO形成雙輪驅動,不斷提升公司風控體系建設。

  二是持續加強全套業務流程的自主研發,既能有效實現線上業務對信息系統快速更迭與各個業務板塊快速決策響應支持的要求,又能最大限度避免信息科技外包所帶來的核心技術缺失、服務響應不到位等問題,從而讓科技風控有效融入各個業務環節提升風控水準。目前,馬上金融自主研發的金融雲平臺正式上線,利用雲計算容器化技術,通過數據中心與客戶端等技術,將消費金融業務產生的海量數據、用戶、流程、服務及價值全面打通,實現業務流程與風控模型的系統化、統一化運行。

  三是嚴格落實“三查制度”,強化貸款全生命週期管理。

  在產品研發階段,針對業務模式、產品設計、定價策略、經銷渠道和客戶羣體等要素,馬上金融利用人工智能等技術設置風控指標、信貸政策和業務流程,在產品設計環節就能嚴控風險,確保每筆貸款在申請環節都能做到嚴控貸款用途,貸款用途覈查不合規的將一律拒絕發放。

  在貸款審查審批階段,馬上金融藉助先進的分析技術,綜合運用評分模型與決策引擎同時,採用照片對比、活體識別與OCR光學符識別等技術,在精確識別客戶身份的基礎上,運用知識圖譜技術將所有客戶(特別是已經有還款表現的存量客戶)的信息進行深度關聯,有效防範控制第三方欺詐風險同時深度評估客戶信用風險。

  在貸後管理階段,馬上金融則通過跟蹤監控客戶還款情況,開展反欺詐預警和核查工作,對客戶還款表現進行行爲評分同時,運用額度管理機制不斷調整優化貸後管理,並篩選優質客羣開展交叉銷售,進而增加客戶粘性,爲消費金融業務可持續快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四是持續強化風控數據決策分析能力,馬上金融依託現有的萬維智慧空間及應用規則plus智能決策平臺,充分利用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以及量化分析技術,得以對各項消費金融業務進行全流程全方位管理。

  “其實,近期我們在業內首創的收入償債比模型正式上線,正是得益於馬上金融對科技賦能風控孜孜不倦的投入與鑽研。”趙國慶強調說,當前收入償債比模型已成功融入馬上金融的風控體系,成爲業務部門做出信貸決策的一個重要變量,通過動態地時時關注分析每個用戶最新的收入償債狀況,避免他們過度負債影響自身償付能力,從而更有效地進行合理適度授信,爲他們創造理性消費與健康消費的良好環境。

  “事實上,隨着國家相關部門越來越關注居民部門負債槓桿率有所提升,通過科技賦能風控手段加強用戶理性消費健康消費,同樣能起到前瞻性化解金融市場風險的作用。”趙國慶指出。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居民家庭部門負債槓桿率過高,如今通過科技賦能風控措施實現居民家庭部門負債槓桿率平穩運行,無形間也在助力國內金融市場平穩發展。

  據悉,隨着收入償債比模型等最新科技風控技術的成功應用,馬上金融的“千人千面”信貸風控管理架構日益成熟。目前馬上金融已實現“動態”信貸申請表單,即信用良好的用戶申請小額貸款,只需填一個手機號碼即可貸款到賬,還可以享受不同額度的授信套餐;反之信用不佳的用戶則需要填寫複雜的表單,才能完成動態授信流程。

  “這也是我們希望看到的信貸流程,讓信用良好的人能享受到最便捷即時的信貸服務,不斷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趙國慶指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