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刀枪不入:宋朝铜盔金漆铁甲

宋朝自开国后就重文抑武。但鲜为人知的是,宋朝拥有同时代最大数量防护优秀的重装步兵,原因是由于北方产马地区的丧失,导致宋朝极度缺乏战马,宋朝军队只能不断加厚士兵的铠甲用于对抗拥有大量骑兵的北方敌国。由此以唐步人甲为基础衍生了一种能覆盖全身的重型钢铁扎甲:铜盔金漆铁甲,既宋朝步人甲。

真正的刀枪不入:宋朝铜盔金漆铁甲

这种盔甲是以皮条或甲钉将诸多铁片缀在一起而成,几乎可护全身,算得上是盔甲中的老大,真正是刀枪不入。绍兴四年(1134),宋朝对步人甲进行了严格规定,步人甲由1825张甲叶组成,总重量29公斤,若增加甲片,最重不得超过29.8公斤。长枪手的铠甲可适度放宽,甲重可达32—35公斤。弓箭手需要进行近战格斗,铠甲重量定为28—33公斤,弩箭手铠甲重定为22—27公斤。同时期的欧洲步骑兵的铠甲类型还以锁子甲为主,防护性及重量均不如步人甲。宋朝的铠甲是量身定做的,做成一个士兵的一套铠甲,需要70—141天时间。

真正的刀枪不入:宋朝铜盔金漆铁甲

宋朝时身着步人甲的重步兵手持长柄武器组成严密的步兵方阵可以有效的抵抗骑兵的冲击,但重步兵的最大缺点是,士兵要负荷40-50公斤,机动性受到影响。在胜利时无法有效追击敌人,如绍兴十一年(1141)的柘皋战役,以步兵为主力的宋军,由于身被重甲,加上过于长大的兵器,负荷过重,因此未能全歼已溃不成军的金军部队。

真正的刀枪不入:宋朝铜盔金漆铁甲

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北宋步人甲属于典型的札甲。其防护范围包括全身,以防护范围而言,是最接近欧洲重甲的中国铠甲。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