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11月16日訊 (YMG記者李俊玲攝影報道)“大叔,我來給您和大姨送午餐了,今天中午有米飯,西紅柿炒雞蛋還有炸小黃魚,快趁熱喫吧!”昨天臨近中午時分,福山區馨悅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孫亞萍,爲家住福惠社區的失獨老人林淑美和呂澤富夫婦送去了熱乎乎的午飯。

“養老服務中心不僅定期上門爲老人免費量血壓、測血糖,每個月還安排專人來給我老伴剪髮、洗澡,幫着擦玻璃、清掃衛生,天不好時還上門送餐。”林淑美和呂澤富夫婦,是我市“居家養老+醫療網絡”醫養結合模式的受益人之一。

馨悅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是我市開展醫養結合“居家養老+醫療網絡”模式比較成功的典型。市衛計委家庭發展科閆程翔表示,“居家養老+醫療網絡”模式推行“嵌入式”居家醫養服務,依託不斷健全的醫療機構基層服務網絡,推行日間照料中心與社區衛生服務站“嵌入”建設、融合發展。鼓勵社會資本建設小微型、嵌入式社區綜合養老服務機構,以品牌化、連鎖化方式運營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農村幸福院。該模式解決了90%的居家老人養老問題,使那些不願去或不能去養老院的居家老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優質醫養結合服務。

只需一鍵呼叫

護理人員上門服務

據馨悅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主任邱麗華介紹,養老服務中心自2014年5月開始步入居家及社區養老領域,始終堅持“把老人呼聲作爲第一信號、把老人的需求作爲第一選擇、把老人滿意作爲第一標準”的服務理念,不斷探索、學習先進的居家及社區養老模式。該養老服務中心是由煙臺市雲天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成立,福山區衛計局、民政局共同扶持打造的智慧型居家及社區醫養服務中心,主要有政府購買服務、志願服務、有償服務三大板塊。轄區老年人可通過撥打或一鍵呼叫8900000或區12349熱線到中心尋求居家養老、日間照料、醫療保健等涵蓋生活各方面的服務。中心打造養老服務品牌,連鎖運營了兩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一個日間照料中心,形成了比較健全的醫養融合居家及社區養老服務體系。

同時,中心涵蓋居家養老、日間照料、公益助老、技能培訓、社區嵌入式養老、老年人能力評估、老年大學等幾部分。現有工作人員21名,主要合作機構有福山區各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站、煙臺弘意中西醫結合醫院及煙臺心康學校。

69歲的畢萬芬老人是福惠社區居民,自從老伴去世後,獨居的畢萬芬老人就把馨悅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個家。“我每天都來日間照料中心跟一幫老鄰居、老夥伴一起活動。哪天要是不願回家喫飯,就在這兒的餐廳花8元錢喫頓午餐。要是感覺哪裏不舒服,一鍵呼叫,護理人員就會第一時間趕到,上門服務。”說起馨悅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帶給自己的便利服務,畢萬芬老人不住地豎大拇指稱讚。

創建智慧居家養老系統

智能化管理健康信息

記者瞭解到,爲了更好地爲轄區老人提供優質的居家養老服務,馨悅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創建了智慧居家養老系統,依託科技優化流程,實現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分類施養、個性選擇,實現服務標準化。老人的基本信息、電子健康檔案、管理等信息均收錄在智慧居家養老數據庫管理系統裏,真正實現了互聯網+養老服務落地。將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緊密結合,實現社會醫療資源最大化利用。

此外,馨悅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還與家庭簽約醫生相結合,通過“健康一體箱”上門對老年人的身體數據進行採集、分析等,實時上傳至智慧養老服務平臺,並根據大數據智能分析,主動應對突發狀況,解決了養老服務最後一公里問題。

子女可隨時查看老人健康指標

記者注意到,在馨悅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子女只需要下載“亯福8”APP進行簡單操作,即可查看老人的基本健康指標,可對疑似失智或準失智老人進行定位,查看居家養老服務人員上門服務狀態等。

“健康小屋”通過刷身份證即可登陸快速建立電子健康檔案,自助檢測血氧、血壓等11項參數,並可進行血脂四項、動脈硬化等多項設備檢測。支持輸出A4版體檢報告、熱敏報告,數據可自動上傳至雲平臺並存儲,可實現數據統計、數據分析、健康評估、慢性病風險評估、中醫體質評估、健康指導與教育等功能。年底前,“健康小屋”雲管理平臺與亯福8智慧居家養老平臺將實現對接,屆時服務功能會再次強化,實現居家及社區養老的醫養完全融合。

目前,“互聯網+養老”的遠程醫養服務,通過創新搭建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爲老人提供上門醫療護理和生活照護服務。目前,平臺已將全市38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全部納入,採集信息數據30多億條,爲居家老人提供優質便捷的養老醫療服務。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