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次听证会,该院创新听证观摩形式——首次采用“1+1”会场模式,组成了1个由承办检察官、办案民警、人民监督员、区工商联代表、犯罪嫌疑人等参与的现场公开听证会场,以及1个由该区检察院、区工商联、辖区企业代表等参与的视频同步观摩会场。”为此,南岸区检察院要求,检察官在司法办案中要严格把握疫情期间涉企案件的办理标准,积极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贯彻落实“少捕慎诉”司法理念,依托司法办案“微环节”助推民营企业复工复产“大治理”。

现场公开听证会场

“我们的案件公开听证会马上开始,请大家听证观摩。”4月27日下午,南岸区检察院会议室气氛安静严肃,检方代表、区工商联代表和15家企业代表正盯着大屏幕,等待即将开始的两起涉民企拟作不起诉案件公开听证观摩会。

听证观摩会现场

此次听证会,该院创新听证观摩形式——首次采用“1+1”会场模式,组成了1个由承办检察官、办案民警、人民监督员、区工商联代表、犯罪嫌疑人等参与的现场公开听证会场,以及1个由该区检察院、区工商联、辖区企业代表等参与的视频同步观摩会场。

少捕慎诉助力复工复产

今年3月,该院检察官朱晓宇在办理一起危险驾驶案中发现:犯罪嫌疑人杨某某系一家餐饮公司负责人。去年一天晚上,适逢其新店开张,杨某某饮酒后驾车回家,途中被公安机关查获。经检测,其血液中乙醇含量为126.6mg/100ml,涉嫌醉酒驾驶。

检察官朱晓宇和助理徐浩走访调查杨某某餐馆

4月18日,办案检察官朱晓宇和助理徐浩实地走访,深入调查杨某某餐馆复工后的经营情况,及其现实表现情况。经走访调查,他们了解到,杨某某餐馆共有20名员工,而如果杨某某被起诉,不仅会让复工不久的餐馆正常经营受到影响,员工的就业、生活也会成为大问题。

诉还是不诉?

“既要依法办案,也要从保障企业生存发展、保障员工生计等方面加以综合考量。”为此,南岸区检察院要求,检察官在司法办案中要严格把握疫情期间涉企案件的办理标准,积极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贯彻落实“少捕慎诉”司法理念,依托司法办案“微环节”助推民营企业复工复产“大治理”。

检察官朱晓宇向犯罪嫌疑人杨某某宣读《不起诉决定书》

“我院综合考量认为,杨某某血液中酒精含量较低,并未造成严重后果,无其他犯罪情节,且自愿认罪认罚……符合不起诉条件。”检察官当场宣读不起诉决定。

“感谢检察机关给了我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今后,我一定严格守法、合规经营,做好复工复产工作,带领企业继续做大做强。”杨某某表示。

听证会结束后,南岸区检察院还向在座的企业家上了一堂关于危险驾驶罪的“法治课”

“本次案件公开听证会,我们一方面希望充分发挥检察职能,通过‘面对面’沟通,听取各方意见;另一方面,也是向各位企业家以案释法,进一步增强法律风险意识。”乔梅说。

各方代表这样看

人民监督员黑新雯劝诫犯罪嫌疑人,“要珍惜检察机关给予的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作为企业领导,要给员工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希望好好经营自己的企业,让企业的未来更加光明,让员工的生活更加美好。”

“我认可检察院不起诉的决定,尤其是疫情期间这个决定,体现了你们司法人性化,也给予了企业莫大的动力和安慰。”人民监督员王其勇说到。

企业家代表陈大远说到,“这样的听证观摩会形式新颖,给企业家们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法律学习平台。通过旁听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检察院在司法办案中的尺度和温度。作为企业家,我们要自觉提高法律意识,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合格企业家。”

南岸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周万里表示,这次旁听观摩是检察机关主动接受监督,全面深化检务公开的重要举措。对两名犯罪嫌疑人做出的不起诉决定体现了检察机关严格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对民营企业复工复产有很大帮助。“同时,全程观看的过程也是企业家们潜移默化学习法律的过程,可以说这是一堂深刻的警示教育课。”

接下来,南岸区检察院将继续发挥检察职能,进一步探索疫情期间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举措,做到打击和保护并重、监督和帮助并举,当好民营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护航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