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中國現代武俠小說兩大宗師:金庸、古龍。論文學水平,金庸、古龍可謂在伯仲之間。但論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金庸卻比古龍大得多。那麼古龍的影響力爲什麼比不上金庸呢?

首先,金庸和古龍雖然同爲武俠小說三大家,但古龍的出道時間比金庸晚了近十年。古龍的武俠小說處女作出版的時候,金庸已經名滿天下了。單論武俠小說的資歷,古龍確實比不上金庸。

說起古龍的小說影視也有翻拍的,但是和金庸的小說的翻拍率比起來,那就不是一個層次的了。《陸小鳳系列》、《絕代雙驕》、《楚留香傳奇》、《多情劍客無情劍》、《三少爺的劍》、《天涯明月刀》、《小李飛刀》。於是給我們影響比較深的還是十年前拍攝的影視了,近幾年也就只有《天涯明月刀》、《三少爺的劍》等作品被翻拍了,爲什麼同樣是武俠宗師,但是他們的作品在影視界卻遭遇了這麼不同的待遇呢?

我思考了一下,在我認爲,有那麼以下幾點因素,大家也可以補充一下:

「武俠」金庸和古龍同爲武俠宗師,爲何影視圈漸漸的漠視古龍了?

古龍的小說中重境界而不重招式,也就是所謂的意識流選手,這些寫起來比起金庸的小說可能會更有意境一些,但是缺點在於表現力不夠了。拍攝成影視的話,過於細膩的心理描寫和意境描寫不如金庸小說大開大合的容易刺激觀衆的感觀。

「武俠」金庸和古龍同爲武俠宗師,爲何影視圈漸漸的漠視古龍了?

金庸的小說描繪的人物更加的系統,從來歷到隱退,都是有痕跡有任務線的。而古龍的小說寫得就比較的有獨立性了,很多的主角我們都無法找到他們的根底,讀者對於主角來說了解沒那麼的透徹,代入感和認同感就會遜色一些,整個世界觀沒有那麼的飽滿。

「武俠」金庸和古龍同爲武俠宗師,爲何影視圈漸漸的漠視古龍了?

古龍的作品參差不齊,雖然說金庸的15部作品也不是部部都讓人如意,但是總體上水平不會有太大的差異。但是古龍的作品包括了古龍本人寫的,古龍提供創意和思路給別人代筆的,別人沿用古龍的作品寫的,特別是古龍後期身體不好的時候,大部分是別人代筆的。

「武俠」金庸和古龍同爲武俠宗師,爲何影視圈漸漸的漠視古龍了?

他們的情節和作品風格也有較大的差異,古龍的作品很多是推理+武俠,武俠中帶着一種奇異,這個在七十年代的話比較符合港臺人的口味,所以當時其實古龍的作品比金庸的在影視圈更喫香,但是現在很多人的喜好風格也轉變了,也是一方面。

「武俠」金庸和古龍同爲武俠宗師,爲何影視圈漸漸的漠視古龍了?

古龍去世的比較早,加之之前說的古龍的很多作品是由別人代筆的,這個導致了他去世後版權的分割問題,不好協調,導致影視圈不願意去找這個麻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