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爲了促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更多人才、技術、資本等資源要素向農村匯聚。

國家頒發了許多的惠民政策,讓很大一部分在城市裏打工的農民朋友看到了希望,紛紛的回到農村了。

農民工是我國城鎮化進程中的一個龐大羣體,他們在短期內難以實現融入城市的目標,而其自身的權益又很難得到保障,再加上他們衍生出的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等社會問題越來越嚴重。

因此,爲了讓更多的農民工回到農村,讓更多的農民朋友在農村也能賺到足夠的錢養家,必須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創造條件,讓更多的農民就近就業。

目前,我國大多數的省份都已經頒發了符合自己區域的政策,有送錢的,送地的,也有送政策的。

1、送錢

對農民工創辦的符合農業產業化貼息條件的企業,適當降低貼息審批條件,優先給予貼息;

對農民工在貧困地區創辦的企業,符合扶貧貸款貼息條件的,優先給予扶貧項目貸款貼息。

同時,農村金融服務機構要推進農村信用工程建設,拓寬農戶小額信貸和聯保貸款覆蓋面,放寬小額擔保貸款條件,積極給回鄉農民工發放小額擔保貸款,扶持期內由財政按規定予以貼息。

2、送地

允許把集體建設用地用於農民工回鄉創業。

鼓勵各類開發區、工業集聚區和中小企業創業基地爲農民工回鄉創業提供創業服務,引導回鄉創業者集中經營、聚集發展。

回鄉創業農民工創辦符合環保、安全、消防條件的小型加工項目時,允許在宅基地範圍內建設生產用房。

3、送政策

對農民工回鄉創業,除國家法律法規明令禁止和限制的行業或領域外,均允許進入,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不得自行設置限制條件。

降低工商登記門檻,允許回鄉創業農民工的家庭住所、租借房、臨時商業用房在符合安全、環保、消防等要求的前提下,作爲創業經營場所。

推行聯合審批、一站式服務、限時辦結和承諾服務等制度,簡化審批程序,爲農民工回鄉創業開通“綠色通道”。

(以上政策各省份均有不同,如需詳細政策請與當地相關部門聯繫)

這麼好的政策,爲什麼農民朋友還是不願意回去?

根據大部分返鄉農民的調查來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返鄉創業九死一生!

這幾年來,一羣接一羣的農民朋友回到了農村進行創業,但是隨後又是一羣接一羣的農民朋友進城打工,因爲創業太難了,農村的錢太難賺了!

1、本錢有限

雖然國家的扶持力度很大,但是對於創業來說僅是九牛一毛,沒有更多的錢持續投進那個無底洞裏去,大多數農村創業都堅持不到一年,因爲農村創業沒有幾個項目不是一兩年就能獲得收益的項目。

2、沒有創業項目

俗話說:不想當老闆的打工者不是好農民!

幾乎所有在外打工的農民工兄弟都有一個夢想——等自己賺到錢之後就回去開個店或者做個小生意,但是大多數的人都只能想到自己經常能看見到的那些項目。

而這些項目毫無競爭力,不賺錢甚至虧本是經常發生的事!

3、跟風嚴重

瞭解農村的都知道,要是村子裏有誰種了什麼東西賺到了錢,那麼第二年保證鄰居都一起跟着你種了。第二年要是還能賺錢,那第三年之後整個村子都一起開始種了。

面對這種情況,要是創業者有辦法把整個村子都整合在一起還好辦,要是都各自找銷路的話,那就周邊的整個市場都徹底完蛋了!

你準備返鄉創業嗎?如果你村裏有跟風的你會怎麼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