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空心化、農田閒置、土地撂荒、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農業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讓各方紛紛思考起良策。家庭農場也因其能改變這些現象受到了大家的青睞,當莊稼人變身爲家庭農場主,青壯年們重回農村,許多社會問題也就得到了解決。

現狀:面臨新挑戰、新困境

國家鼓勵和支持家庭農場的政策讓很多人信心滿滿。除農業農村部確定的6000多個家庭農場外,還有很多農友通過承包更多土地,開展規模種植、特色種植等方式當上了名副其實的家庭農場主,取得了不俗的業績,也爲家庭農場模式的發展摸索出了寶貴的經驗。但家庭農場在我國的發展時間還較短,仍面臨了很多新挑戰、新困境。

家庭農場主要困境

1.勞動力短缺。農忙期間家庭農場無人可用,只能求助於外地勞動力的窘況,而且懂技術的農民非常少。

2.設施用地跟不上。從加工、倉儲和其他輔助設施用地等面臨的問題來看,大部分的家庭農場主表示有困難。其中臨時用地審批困難最爲突出;其次是倉儲用地困難和水電配套設施跟不上等問題。

3.土地流轉成問題。農場主租不到連片土地,農場運營難,租金上漲壓力大。農戶往往只把一部分土地出租,另一部分留在自己手上種口糧。

4.資金籌措困難。多數農場主沒有很多可抵押的資產,只能獲得小額貸款,根本解決不了大問題,不少農場主爲此頭疼不已。

雖然家庭農場有着發展困境,但是在當前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環境下,家庭農場發展勢頭依然會火熱。發展家庭農場不僅能獲得國家的財政補貼,在稅收、貸款、保險以及用地、用電等方面都能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優惠。

未來:走“小而美”的道路

近日,韓長賦在農業農村部深化農村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會議上強調,要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由此可以看到,家庭農場在農業生產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除此之外,以家庭農場爲主體的個體,它們解決了農產品“小而精”的問題。這是其它大農企、大生產所不能取而代之的地方。現實生活中以獲取國家補貼而建立的家庭農場,往往只能生存一時,只有清楚做好家庭農場的定位與方向,纔是解決家庭農場困境的長久之計。那麼家庭農場應該如何定位呢?下面介紹幾種適合農友們發展的家庭農場模式。

休閒型家庭農場

如果你在大城市周邊,離中心區不遠,而且交通便利,環境優美,那麼可以往休閒型的家庭農場方向發展,提供觀賞、採摘、運動、餐飲、住宿等服務,打造以家庭爲主體的服務型的農業項目。休閒型家庭農場核心的關鍵點舒適、精美及一站式服務。

特色型家庭農場

如果你不在大城市周邊,或者交通條件不夠理想,然而土地資源豐富,那麼可以考慮特色的種養方向。例如種植一些市場上少見的精品蔬菜或水果,結合不同層次的包裝,通過全方位的渠道銷售,慢慢打造出自己的農產品品牌,讓別人一提到你的農場,就知道你的特色品種。

加工型家庭農場


我們在很多的偏遠農村,當地有着傳統的一些農產品種植,通過傳統的手工製作,會變成一些非常好的帶有地域特點的農特產品。這些地方可以考慮發展加工型的家庭農場,像某些地方的菜乾、梅菜、鄉下臘腸等等,因地制宜進行農產品的粗加工,按傳統的風味進行製作,形成自己的特色。根據人們離得了家鄉,卻忘不了鄉愁的特點,發展自己的家庭農場品牌。

產品型家庭農場


如果我們又沒有地理環境優勢,又沒有太多特色的農特產品,那麼我們也可以考慮產品型的家庭農場方向。根據我們當地的氣候條件特點,選擇一二個農產品進行規模化種植,在品質上進行改進與革新,形成一定的規模與口碑,也是一人非常好的出路。往大上看,就和“褚橙”一樣,可能做不到,但至少是一個奮鬥方向。

相關家庭農場政策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要發展家庭農場。農業農村部據此加大了對家庭農場的培育力度,並於2014年2月發佈了《關於促進家庭農場發展的指導意見》。此後,各地都有針對性的發佈了相關政策。

天津市發佈《2017年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發展項目申報指南通知》,家庭農場及其他新型經營主體項目財政補助資金爲90萬元至240萬元。

四川印發《四川省“十三五”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規劃》。到2020年,全省重點培育6.4萬個專業大戶,5萬個家庭農場,發展8.5萬個農民合作社,建成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9200個。

湖南邵陽市印發《關於加快培育發展家庭農場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力爭全市培育發展家庭農場8000戶左右,培育以糧食種植爲主的家庭農場4000戶。

家庭農場申報建議


目前很多達到一定生產經營規模的農業創業者,都會考慮申報家庭農場,一來有了家庭農場身份更方便享受政策優惠,二來更利於打造品牌效應,擴大市場競爭力。那麼,2018年家庭農場申報有哪些要求呢,今天小農菌帶大家一起梳理一下,具體如下:

想申請一個家庭農場,最低要多少畝地才能申請呢?我國目前沒有一個家庭農場的統一標準,一般來講,土地租期或承包期應在5年以上,土地經營規模達到當地農業部門規定的種植、養殖要求。而各地具體標準差異較大,特別是養殖業的家庭農場標準,大家一般可以直接網絡搜索到你們當地家庭農場的申請標準。

比如四川眉山家庭農場的規模要求

土地租賃期限不得低於5年,種植業100畝以上;生豬年出欄200頭以上,奶牛常年存欄50頭以上,肉牛年出欄40頭以上,肉羊年出欄200只以上,長毛兔常年存欄2000只以上,肉兔年出欄3000只以上,蛋禽常年存欄2000只以上,肉禽年出欄5000只以上,水產連片養殖面積50畝以上;家庭農場年純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

對於申請流程各地也有一些差異,一般要經過初審、複審和認定環節。

1.初審。向鄉鎮農經部門申報初審材料。

2.複審。初審合格後報縣(市)農經部門複審。

3.認定。根據上報材料進行認定,並頒發《家庭農場證書》。

有些地區比如山西省則要求《家庭農場申報表》先由村民委員會負責人簽字加蓋公章後纔可向鄉鎮農經部門申報。想註冊家庭農場的朋友,具體的家庭標準認證標準和申請流程可諮詢當地縣(市)農經部門。

總結

“家庭農場”模式可以進一步促進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可以進一步激發農民的積極性、釋放農業的潛力。由於“家庭農場”實行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因而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能力。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國家惠農政策的鼓勵扶持下,“家庭農場”會帶領億萬農友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關於家庭農場相關的問題,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