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鍾偉,紅軍時期和抗戰期間,雖然參加了很多戰役,但是沒有特別出彩的戰績,而且他當時擔任的職務也不是非常高,按照這兩個時期的資歷,他勉強能拿中將軍銜。解放戰爭時期,鍾偉從東北野戰軍第二縱隊第五師師長一下子被提升爲第十二縱隊司令員,後來擔任了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九軍軍長。

1955年新中國進行第1次授銜,按照資歷戰功,我軍給各個級別的將軍,授予了從少將到元帥各個級別的軍銜,總人數高達千餘人。准尉以上軍銜更是有幾十萬人。
軍銜代表的不止是榮譽,還有與之相對應的待遇。按理說,被授予什麼樣的軍銜,應該享受的是與這個軍銜相對應的待遇,可是其中有一個人,他是少將軍銜,享受的待遇卻是中將的標準。這個人就是鍾偉將軍,爲什麼他的待遇會如此特殊呢?
鍾偉,1911年出生,湖南平江人,1928年,這裏爆發了著名的平江起義,鍾偉也參與了起義,這是他革命生涯的開始。
紅軍時期,鍾偉最高擔任過師政治部主任;抗戰時期,鍾偉的最高職務是第十旅副旅長;解放戰爭時期,鍾偉從東北野戰軍第二縱隊第五師師長一下子被提升爲第十二縱隊司令員,後來擔任了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九軍軍長。
鍾偉,紅軍時期和抗戰期間,雖然參加了很多戰役,但是沒有特別出彩的戰績,而且他當時擔任的職務也不是非常高,按照這兩個時期的資歷,他勉強能拿中將軍銜。那爲什麼很多人說,鍾偉授少將是低授了呢?其實很簡單,他在解放戰爭時期立下的功勞最大。
他真正展露軍事才華的是解放戰爭時期。鍾偉擔任第二縱隊第五師師長這段時間,指揮了靠山屯戰鬥,當時鍾偉接到的任務是牽制住敵軍,配合主力戰鬥。
可是當他們行軍到靠山屯這個地方的時候,發現了敵軍88師262團的兩個營,低弱我強,鍾偉想把這股敵人給喫掉。可是當他向軍部請示的時候,林彪沒同意, 還讓他繼續按照原來的軍令行動,沒想到鍾偉不聽,表示已經交火無法撤退。
公然違抗林彪的命令,鍾偉還是頭一個,而他的戰果也很豐厚。鍾偉的攻擊引來了敵軍的另外一個師,林彪順勢把1縱和2縱派了過去,把敵軍的這個師給圍殲了。
東野也取得了三下江南的勝利,鍾偉因此有了“東方巴頓”的美譽。1948年他被破格提拔爲十二縱隊司令員。遼瀋戰役後,同年11月,鍾偉調任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九軍軍長。按照鍾偉在解放戰爭時期的任職,他當個中將是沒問題的。
鍾偉之所以被授予了少將軍銜,第一是因爲資歷上還是有所欠缺,相比於和他同級別的幹部有所不足。第二,就是渡江之後輕敵冒進,追擊白崇禧部的時候反而被敵軍伏擊成功,當時49軍的損失據說超過一萬人。
多方比較後,鍾偉才只授了一個少將軍銜,不過領導們對於鍾偉授銜有些低這個情況是很瞭解的,所以給他的待遇是行政五級,這個待遇是大部分中將,少部分上將的標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