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怎樣纔是一種最爲正確的狀態呢?我們又怎樣去達到這種非常協調的完美狀態呢?相信是很多人想要去達到卻又達不到的,其實想要無限的延長我們的壽命,只需要做對一點,這就是達到這些黃金比例,那麼這個黃金比例究竟是指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隨着生活質量的日益提高,大家對健康的關注也在逐漸地增加,每天不再是腳步匆匆,不再一味地爲了工作廢寢忘食,而是懂得了慢下來,把工作與生活相結合,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在生活中更加關注身心健康,以一種全新的狀態面對工作。那怎麼樣做才能讓身體更加健康呢?今天就讓小編就告訴大家應該如何更健康的養生。

一、飢與飽3:7

中國人有一句俗語:“喫飯七分飽,健康活到老。”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很簡單,就是要我們在喫飯的時候控制進食的量,只要喫到七分飽就可以了,不要太餓也不要太飽,此飢與飽的比例爲3:7是最合適的。

晉代醫學家葛洪曾經說過:“若要長生,腸中常清;若要不死,腸中無屎。”如果我們要想活得長久,就需要經常清理腸胃裏的東西;如果我們不想死的話,就要做到腸胃中沒有排泄物。這句話雖然聽起來有些誇張,但卻深含道理。

我們處在飢餓的狀態時,身體是不會繼續製造排泄物的,這樣有利於腸道排空毒素,對我們身體的健康有好處。當然這種飢餓的狀態並不是毫無節制的,而是要在一定的合理範圍之內,要有計劃地餓,不能爲了餓而餓。

很多人就要問了:“七分飽是什麼樣的概念呢?”其實,七分飽的感覺因人而異,不是很好衡量,這只是一個形象的說法,就像是我們感覺自己喫的差不多了,但還不想離開飯桌,可要是繼續喫的話又會撐,這種似飽非飽的感覺就是七分飽的狀態,所以一旦我們有這種感覺,就不需要再進食了。

長壽之鄉巴馬老人之所以長壽,是他們有自然的“飢餓療法”。那些百歲老人從小到大均有飢餓史,老年期後,由於環境的因素,他們的飲食也僅是日食2餐至3餐,約是每日兩粥一飯,與花天酒地、暴飲暴食無緣。他們自然的處在近於飢餓的狀態中,所以他們才能夠活得比正常人更長久。

二、動與靜3:1

中醫學上講究動靜結合,因爲“動則生陽,靜則生陰”,只有動靜相結合才能達到陰陽平衡,所以每天有動就要有靜,有靜就要有動,如果每天運動30分鐘,那麼就要相應的休息10分鐘。以動靜3:1的比例是對身體最有用的生活狀態。

最常見的動的方式不外乎行走、跑步、游泳等有氧運動,有氧運動有利於增強心肺耐力,長期堅持有氧運動能夠增加體內血紅蛋白的數量,提高機體抵抗力。

想要長壽,在飲食上一定要節制,每頓喫得非常的飽,甚至喫撐了,這絕對是不行的,對於我們內臟的損害是非常大的,最好是,喫,只喫七分飽,這種,飢餓療法對於身體會更健康,另外動和靜要有3到1的比例。動的時候增加陽氣盡的時候,滋生陰氣,生活有動有靜,我們才能更加健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