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雙方藝人都沒有自帶大量粉絲、沒有大量路人擁躉的情況下,這樣的爭議未必會有非常直觀的效果。除卻這場《紅蓮華》之外,節目播出三期之後,給人最大的觀感還是同質化嚴重,很多表演完全沒有記憶點。

《創造營2020》第三期播出,張藝凡用芭蕾跳bangbang高位衝上熱搜。小姑娘跳舞之前哭哭啼啼怯生生的模樣,和音樂響起之後整個人舒展自信的節奏,形成了非常強烈的故事性反差。

故事性稱其爲人設也好、劇本也罷,核心重點都在於故事性、戲劇性。偏科生張藝凡就是非常典型的故事性人物。上場之前非常瑟縮,教練問三句她才能回答一句、這一句還有很大概率是“嗯”或者僅僅是一個點頭的動作。

隨時隨地讓人覺得她很害怕、很膽怯要哭出來。但是,她站在舞臺側面,第一個動作的架勢一出來,整個人都變了。這種“啓動之前像青銅、啓動之後是王者”的角色,大概各路綜藝節目都會很喜歡。

比如當初的顏如晶,似乎連眼神交流都不敢、上場以後大殺四方。再比如《樂隊的夏天》裏的斯斯與帆,兩個文文弱弱的小姑娘說連耳返都沒用過,上臺以後馬馬嘟嘟騎唱到彈幕一片哭聲。張藝凡的兩極對比,同樣非常鮮明。易烊千璽、王俊凱王源的同門師妹、參加專業舞蹈節目《舞蹈風暴》有亮眼表現,出演過金像最佳影片《少年的你》(跳樓的胡小蝶),背景裏每一段都自帶話題熱度。

更何況,拋卻一切背景來看,她本人就很有故事性。節目剪輯必然是有目的性的取捨,但你依舊能感受到張藝凡的恐懼非常真實。對比隔壁戲多的“哎呀我好害怕呀”,真假立見。對比黃子韜罵的“沒有技能只會哭”,有大殺器但心態沒崩住、也更容易讓人接受。

張藝凡或許有些像舞蹈版的段奧娟,沒開始表演的時候並不起眼,音樂響起來之後彷彿背後有光。事實上,這次張藝凡嘗試的作品,編排上似乎並不成熟。舞蹈動作和音樂的貼合感不強,與其說這是一個成熟的表演作品,不如說這是在一段不同風格的背景音樂中、完成了一系列舞蹈基本功的展示。沒有優秀作品應該有的完整的情緒節奏。(僅僅探討編排,不是質疑舞蹈能力)

討巧的是,張藝凡有一張非常真誠的臉,還有一種特別年幼的天真易碎感。這讓一切誇張的故事性都可以有合理基石,讓人相對容易共情、期待看她後續拿乘風破浪劇本、真正變勇敢。整場教練團所有人,對她的態度都以鼓勵爲主。大張偉用氣聲誇張地輕輕說話,宋茜表情和節奏都很溫柔,黃子韜內心大概在os:之前兇人的話是我說的嗎?嗯我好像失憶了?

這一期節目中,田京凡也是一位很有故事的女同學。此前種種評論裏,她就已經擁有姓名,話癆女孩、吐槽小能手、淨瞎說大實話、自帶笑點,可以貼的標籤很多。有點可愛。這次她上臺唱了一首爲月半女孩代言的歌,也比較討喜。

“喫貨”這個人設,對於女藝人來說其實是很好的加分項,問題在於,強凹這個人設又因爲顧及身材而嚴格控制食慾的人,大多會黑紅翻車。從田京凡的身材管理來看,她大概比較能真正坐實這個人設,至少在節目播出期間應該可以有始有終。從某種程度上說,田京凡似乎有些像此前的胖虎高秋梓。同樣是元氣可愛型角色,同樣有些喜劇歡脫畫風,也同樣是微微月半型身材。

問題在於,拿了“誰誰誰的劇本”大抵是雙刃劍,走別人走過的路、很容易被別人的影子遮蓋。如何撕去“像誰誰誰”的標籤,只拿走屬性本身才最重要。新舊時間差異,會讓新版暫時安全,但倘若沒有更勝一籌的本質替代性、這種基於時間差而來的優勢也很容易迅速化爲泡影。同樣,節目強調原創曲目很值得誇獎,但幾位的原創歌曲的簡單旋律、套路調性,聽多了也容易讓人倦怠。

爭議性全場舒心醬最喜歡的表演,是王柯和樂隊小姐姐們的《紅蓮華》。High翻全場之後,教練團投出了一個和衆人預期相反的結果。其中一組有黃子韜龍韜娛樂旗下藝人,所以他棄權、程序上沒有問題。

幾人合議的觀點被放出,“選女團不是選樂隊”這條核心理由、其實也站得住腳。節目通過反覆切換多位妹妹們的疑惑表情,持續強化這個爭議點。這一段也是公佈結果後,鏡頭光顧圍觀小姐姐們最多的一次。正常模式裏,宣佈結果以後,大約只會出現一個遠景鏡頭,呈現衆人擁抱的鼓勵或者安慰畫面、僅此而已;這一場,鏡頭挨個拍了很多“失望臉”“疑惑臉”甚至是“憤怒臉”的特寫。

這一段小姐姐們被剪輯進正片的後採內容,也特別多,話術各異、程度不同,但幾乎是一邊倒表示“我們都認爲這樣選不公平”的潛臺詞。這是典型的爭議事件呈現方式。一邊呈現理性解釋、另一邊呈現集羣態度,放大矛盾點、激化爭議。

事實上,類似的爭議性事件,個人觀點認爲沒必要在開播初期就濃墨重彩呈現,在節目中後期選取類似的爭議點做強化、或許更有效果。(亮點或許會缺席,爭議點在類似機制下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怎麼可以不選XX而選XXXX呢?氣死我了”這一類情緒的發酵,需要有陪伴感的基石、需要有共情感的體驗。一場很high的表演的確可以讓觀衆更偏好、更傾向於這一組,但這種傾斜未必會發酵出更大規模的情緒。

在雙方藝人都沒有自帶大量粉絲、沒有大量路人擁躉的情況下,這樣的爭議未必會有非常直觀的效果。除卻這場《紅蓮華》之外,節目播出三期之後,給人最大的觀感還是同質化嚴重,很多表演完全沒有記憶點。某些在各個節目裏高頻詞出現的公司,女團水準相對專業化、同時也意味着形態非常固化,很難讓人眼前一亮、更難出圈。

第一期中《創造營2020》亮出更注重舞臺battle的模式,然而新賽制從第二集的團戰開始似乎又落入了過去的怪圈中;一言不合就battle的模式起初讓人很興奮、但很快就會帶來倦怠感。幾位教練的分工角色,似乎也並不太明確。傳統101模式中聲樂擔當、舞蹈擔當、rapper擔當和發起人的分工,非常明確。隔壁的模式也依舊很清晰。但這屆《創造營2020》裏,對於每位教練的具體職能、似乎有些模糊化處理。

或許是臨時人員變動導致的被動性,或許是原初安排便試圖模糊處理所謂“職能擔當”,目前的狀態宋茜是舞擔,毛不易和鹿晗時常點評聲樂,飛行的大張偉負責插科打諢調節氣氛帶節奏,黃子韜負責唱黑臉發火,整體略有含混和重疊之感。毛不易在《歌手》裏是段子手和表情包、自帶笑點,在《創造營》裏反倒是一副亮點有待捕捉的模樣,寶藏男孩的超能力,好像被封印了。選秀N季之後盡顯疲態、所以舶來101新模式,距離偶像元年還未滿兩個夏天,三大平臺車輪戰式的反覆開採、狂轟濫炸式的瘋狂輸出,就已經讓這種新模式走到了數年之癢的邊緣,很雞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