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中的陳芊芊》後半部有些讓人失望。一部沙雕小甜餅不好好發糖,圍繞着二姐黑化那點破事來回來去車軲轆、男女主輪流喜提真死、假死、還沒死透劇本。動不動就加入“雨比xxx分手那天還大”套餐。韓爍、陳芊芊分手,雨比陸依萍向她爹要錢那天還大。裴恆被韓爍羞辱、踢出門外,雨比楚雨蕁、慕容雲海分手那天還大。(超前點播部分無法截圖,一截就黑屏,所以沒法上大雨圖,目前只能放前16集裏的圖,請見諒~來張煙花吻)

不論是雨天拍的還是安排水車拍的,麻煩你們有點節約用水意識好不啦。感情戲有起伏波折,發糖裏帶着玻璃渣、甜完就虐,原本是很常規的操作;但爲虐而虐、車軲轆反覆搞事情,很容易走向另一個極端。

一,悲喜劇畫風的適應度不同。這個沙雕歡快的故事,某種程度上來說很像一部反諷的片段式情景喜劇,不講究邏輯閉環、也不重視角色動機的現實真實度,在設定裏能自圓其說就可以。同樣是“沒有周密的邏輯閉環”,在上一個語境裏是優勢、下一個語境裏可能就會成爲致命的缺點。

在沙雕歡快略帶反諷諧謔的模式裏,這樣的處理方式沒有問題,甚至可能成爲加分項;但在偏悲劇的故事氛圍和節奏裏不行,短板被加倍放大。女主角自帶主角光環,七擒七縱孟過非常鬼扯、毫無邏輯可信,但輕鬆好笑。梓銳和他的“過兒”,一對傻缺搶繡球也很般配(怎麼辦應該很多人站梓銳和白芨)

“哈哈哈這都是什麼鬼”的所謂bug,在這樣的諧謔語境下不是譴責而是誇獎,從本質上說這很接近惡搞模式。後期黑化版陳楚楚的反撲大業,同樣沒邏輯沒支撐、同樣很鬼扯。但這個“鬼扯”脫離了沙雕好笑語境之後只剩單薄、根本沒法算是優點。

黑化女配角色太過扁平、和諸多大路貨毫無差別,嫉妒女主反目成仇的動機和橋段都老套,敘述軸線一次一次又一次轉向她不死心、敘述內容又非常不合理,質感很一言難盡。好多次,舒心醬都覺得可以了吧、領盒飯吧、謝幕吧,結果進度條一轉她又返場來encore!

丟棄了核心的優勢,又撬不動真正有分量的悲劇感。這其實也不是某一個角色的問題,而是某些劇情不夠有新意、不夠沙雕有特色。當然後半部劇中依舊有沙雕快樂的橋段,比如白芨梓銳兩大超強電燈泡,滿臉哈欠阻止人家談戀愛。但類似的好笑瞬間佔比偏少。

當“有意思的胡說八道”失去趣味、變成“沒意思的胡說八道”,當“以沙雕快樂畫風來消解狗血”變成“虐心狗血大戲”,加持光暈都變成了劣勢縫隙。最鮮明的直觀感受是,黑化之後的很多車軲轆劇情,除了收點播費賺錢之外,讓人實在想不出有什麼優秀的戲劇效果。精簡成12集或者8集的小甜餅、精煉生死離別的轉折劇情,整體效果可能好很多。

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難易程度不同。劇作開局階段對性別不平、刻板印象等現象的折射、反諷,屬於“提出問題階段”。花垣城男子不能上學不能讀書、不能衣着清涼走在大街上,以上都是提出問題範疇。觀察本身並不困難,劇作將之以適合的方式表現在劇中、抓取衆人的共鳴和認同,效果很不錯,而後半段則變成了“解決問題”。

花垣城女子爲尊,玄虎城男子爲尊,這邊的姑娘嫁去那邊當媳婦,怎麼解決雙重歧視矛盾呢?跳出這一家人看兩座城,普世的根深蒂固的問題,就更難解決了。困擾幾代人的共同問題,積怨已久的複雜矛盾,縱使是選擇性的、片面性的被投射在劇中,“解決問題”的難度也遠遠超過提出問題。

劇作給出的方案是聯姻,沒討論出個正經結果、又跑回花垣城救母親,大典又沒個正經交代、又死回現代去和韓影帝談戀愛。如果正經論證開放通婚,劇作思辨的力度深度都很有欠缺,討巧的方式是這種沙雕鬼畜的歡快感。

玄虎城朝堂之上,陳芊芊一言不合就推銷花垣城男士們,推上來梓銳、孟過、被捆着的蘇子嬰以及死活躲在後面不肯見人的白芨,畫風依舊非常“神經病”。要命的是劇作後半段似乎沒能堅守畫風定位,還總沒事找事:咦你們又和好了咦進度條又不動了?那再來三塊錢的矛盾吧給我衝啊搞事情啊!

三,“虐”和悲情力量的不同。小甜餅並非不能上演悲情戲份,而是“虐”不等同於真正動人的悲劇力量。“虐”是很程式化的劇作呈現手段,模式化、類型化、套路化的程度越嚴重,矛盾背後真情實感的合理性越弱,塑料砒霜的味道就越強烈。這部劇的優勢大概在於,前期陳芊芊和韓爍的討喜人設塑造得很成功,形成了“情緒慣性”,隨意攀附怨憎會愛別離的老套橋段、嘩啦啦開大水龍頭,都能輕易虐到真愛粉。

不是悲劇結局不能被接受,而是“在大團圓之前要打卡虐一虐”的程式操作本身很招罵。復聯4光暈中衆人集結、一路所有羈絆過的深愛過的夥伴一一登場,一場完美又體面的盛大謝幕,把戲外的“演員合約到期”變成了戲裏最難忘最溫柔的告別,熱淚盈眶、我愛你三千遍。成熟的特效工業水平、超級豪華的陣容、延綿的陪伴感和情懷牌,讓這場盛大告別很動人;我不反對馬丁斯科塞斯老爺子批評這些“是遊樂場而不是cinema”的看法,但這樣的嘉年華讓我很沉浸、這種體驗感連哭泣也是幸福的。

一定有粉絲意難平,但這不意味着片子的內容和呈現方式、悲劇取向出了問題;相反,某些作品雖然是喜劇大團圓結局,卻要粗糙匆忙虐個五毛錢戲份、模式化操作讓人很想寄刀片,《太陽的後裔》裏男女主幸福美滿之前、就來了一段人不知道死哪而去了的“天降虐”劇情,單薄又套路。結局的悲喜屬性,不等同於觀感體驗,這中間還隔着呈現質感等複雜階段。

《傳聞中的陳芊芊》兩位的情感有誤會、有轉折、哪怕最後悲劇大結局我都可以理解(別誤會大結局是happy ending),但全員上線車軲轆點播“虐、黑化、洗白”三部曲,很煩哎。折騰來折騰去,虐完韓爍虐蘇沐、虐完蘇沐虐大郡主、虐完大郡主虐裴恆,反反覆覆來來回回,你們是在玩蘿蔔蹲還是打地鼠?這裏好了那裏又冒出來了?還總是穿插“他他他又黑化了又洗白了”的戲份。有完沒完啊?我要去嗑三公主和大郡主的CP了!

整部劇裏最神奇的人物,可能是從頭到尾沒露面的已故裴司軍,大概相當於《慶餘年》中葉輕眉一般的存在,讓人有些想腦補城主和已故裴司軍的番外。後半部觀感不如前半部,或許還因爲期待值不同。最初點開《傳聞中的陳芊芊》,舒心醬對這部沙雕劇並沒有過多期待、反而收穫了意外的快樂;追劇上頭之後盼啊盼啊等更新,結果等來了蘿蔔蹲式連環搞事情俄羅斯套娃,低於預期值。無論如何,劇作能以黑馬姿態意外殺出,對於致力革新有趣內容的人而言,已然是了不起的傳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