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劉伯溫生前神機妙算,死後也留下了一個謎團,這個謎團就是《百戰奇謀》的下落,《百戰奇謀》是劉伯溫用自己的畢生經驗寫的一部兵書,是兵家之寶,劉伯溫死後,朱元璋派胡惟庸去悼念,暗中讓胡惟庸無論如何都要將《百戰奇謀》帶回,但是劉伯溫的兒子告訴他,兵書已經被燒了,但是父親給皇上留下了一本《郁離子》和一封信,胡惟庸只能帶着書和信回去覆命。之後朱元璋想盡各種方法去尋找《百戰奇謀》,甚至就派人把劉伯溫生前的所有書籍和書信像抄家似的全部拿走了,但是仍然沒能找到,直到朱元璋臨死的時候還是沒有找到《百戰奇謀》的下落,朱元璋臨死時還叮囑朱允炆一定要找到《百戰奇謀》,這個謎團一直沒有解開,也讓朱元璋死不瞑目。

諸葛亮實現了天下三足鼎立的局面,劉伯溫卻讓天下統一,論成就,劉伯溫遠在諸葛亮之上,論軍事才能,劉伯溫遠超蕭何,助力朱元璋僅八年便拿下大元天下,論治國才能,劉伯溫更強於張良,一舉定下大明帝國後世兩百年的盛世格局,劉伯溫是古往今來一等一的人物,成就也是別人難以企及的。
在《明史》中有記載,劉伯溫和朱元璋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塞給朱元璋一份《時務十八策》,這十八策嚇得朱元璋出了一身的冷汗,從此以後,朱元璋的征伐、治國、納賢、馭臣之道再也沒有超出過此書的範圍,劉伯溫性情剛毅,疾惡如仇,爲官清廉、執法如山,朱元璋讚歎說:“滿朝有黨,只有劉伯溫一人不黨”,在爾虞我詐、結黨營私的封建統治階層裏,這是非常難得的。
劉伯溫有超人的軍事判斷力,被百姓們口耳相傳,最終成爲了一種神機妙算的能力,因此人們對劉伯溫的認識從一介謀士,逐漸拔高到了神機妙算無所不能的術數大師,甚至成了一個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的全能天才,簡直是另一個《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民間流傳過劉伯溫曾經創作過《燒餅歌》,無比精準地預測過歷史的走向,可見劉伯溫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劉伯溫晚年病重,他抱病覲見朱元璋,向朱元璋說了自己的病情,但是朱元璋聽了之後,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了一些要他寬心養病的安慰話,這使劉伯溫相當的心寒,後來劉伯溫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員的護送下,自京師動身返鄉,回家後,他拒絕親人和鄉里爲他找來的一切藥石,只是儘可能的維持正常的飲食,最後於農歷四月十六卒於故里,享年六十五歲,一代奇人劉伯溫就這樣去世了。
劉伯溫生前神機妙算,死後也留下了一個謎團,這個謎團就是《百戰奇謀》的下落,《百戰奇謀》是劉伯溫用自己的畢生經驗寫的一部兵書,是兵家之寶,劉伯溫死後,朱元璋派胡惟庸去悼念,暗中讓胡惟庸無論如何都要將《百戰奇謀》帶回,但是劉伯溫的兒子告訴他,兵書已經被燒了,但是父親給皇上留下了一本《郁離子》和一封信,胡惟庸只能帶着書和信回去覆命。
之後朱元璋想盡各種方法去尋找《百戰奇謀》,甚至就派人把劉伯溫生前的所有書籍和書信像抄家似的全部拿走了,但是仍然沒能找到,直到朱元璋臨死的時候還是沒有找到《百戰奇謀》的下落,朱元璋臨死時還叮囑朱允炆一定要找到《百戰奇謀》,這個謎團一直沒有解開,也讓朱元璋死不瞑目。
200多年後,李自成攻入北京城,他在明朝皇宮的雜物之中,發現那本劉伯溫手寫原稿的《郁離子》,李自成非常仔細的翻閱這本書,因爲這本書已經很舊了,有些頁面已經殘破了,李自成無意中發現頁內有頁,內藏另一本書,就是失傳多年的《百戰奇謀》,劉伯溫死後留下的謎團,終於在200多年後解開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