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11日,金軍統帥完顏宗望劫持百官揚言選不出人就對汴京進行屠城,大臣們雖無人想做漢奸但迫於金人的淫威不得已最終選擇了曾經擔任過2個月宰相且一向主張對金議和的張邦昌。4月1日,張邦昌待金軍最後一支軍隊撤走後馬上將倖免於難廢居私第的原宋哲宗元祐皇后請入延福宮垂簾聽政,自己以太宰退居東門資善堂並將汴京交給了名將宗澤,由此結束了他的“皇帝”生涯。

1127年的春節應該算是中國歷史上最悲悽的春節,北宋經營了167年的都城,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汴京被金國攻陷,宋徽、欽二帝、皇后嬪妃、皇子帝姬、王公大臣等3000多人成了金軍的囚徒。金軍無心駐留南方,但他們爲了搜刮更多的錢銀於是讓北宋的大臣推舉一位代理人作爲金人傀儡。

2月11日,金軍統帥完顏宗望劫持百官揚言選不出人就對汴京進行屠城,大臣們雖無人想做漢奸但迫於金人的淫威不得已最終選擇了曾經擔任過2個月宰相且一向主張對金議和的張邦昌。張邦昌一聽到消息本打算自殺,突然有人說道:“相公此前宋金交戰時不戰死沙場,如今要讓全城生靈塗炭嗎?”懦弱的張邦昌既羞愧又沒有勇氣自殺只好從命。
3月7日,張邦昌在金軍的霍霍軍刀下一邊流着眼淚一邊舉行冊封典禮,他在金人的扶持下擬都金陵,僭號大楚,當起了爲期32天的傀儡皇帝,他的名字從此釘在了《宋史》的“叛臣傳”上。也許張邦昌的“忠臣”意識還未完全泯滅,又或許是他覺得天命不歸己,總之他非常排斥“皇帝”這個身份。

皇帝南面而坐,張邦昌就東面而立;皇帝稱自己爲“朕”、發通告爲“詔書”,張邦昌卻自稱“予”,發“手書”;皇帝有年號,張邦昌不用;皇帝在正殿辦公,張邦昌則在偏殿;他讓官員稱自己爲“相公”而不是陛下,給臣子封官前面一律加上“權”,甚至在大內宮門上都要貼上“臣張邦昌謹封”的封條…可見張邦昌確無當僭越、當漢奸之心。
4月1日,張邦昌待金軍最後一支軍隊撤走後馬上將倖免於難廢居私第的原宋哲宗元祐皇后請入延福宮垂簾聽政,自己以太宰退居東門資善堂並將汴京交給了名將宗澤,由此結束了他的“皇帝”生涯。隨後張邦昌南下找到靖康之難中唯一的漏網之魚康王趙構,他一面“伏地慟哭請死”負荊請罪一面進勸趙構即皇帝位。

趙構登基後對張邦昌網開一面並封他爲同安郡王,但是後來在以李鋼爲首的主戰派、愛國派的堅持下最終將其賜死潭州。張邦昌雖在金軍的脅迫下做了漢奸,但他有“悔罪”和“投案自首”的情節,理應“減刑”,但是在注重“貞節”的宋朝他最終還是被千夫所殺,而這也讓更沒有漢奸之心的漢奸義無反顧做了真正的漢奸。

曾有一個叫邢希的進士勸劉豫棄暗投明私下跟南宋密談,劉豫二話不說就將他斬首示衆。又有人喝醉酒後大罵劉豫:“大宋有什麼對不起你?”劉豫也毫不猶豫將其殺害。對於劉豫的行爲固然有討好金國表忠心的因素在裏面,其實他心裏也深知自己已經無路可退,而張邦昌成了他時刻警醒自己的最好例子。
最後漢奸走狗當然都是不會有好下場,金人見自己羽翼豐滿已有能力治理中原時張邦昌就沒有了利用的價值,但金國念他對自己還算忠心,幹事還算賣力,於是將他廢爲蜀王遷往金國的腹地臨潢。1146年劉豫壽終正寢享年74歲,作爲漢奸他的下場應該算是最好的,如果張邦昌泉下有知也許會悔不當初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