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韋氏被分配到了鄭貴妃宮中做事,話說這婢女也沒有機會接近皇帝,而且韋氏爲人木訥,還有尿牀的習慣,宋徽宗當然不可能寵幸與她。韋氏也跟着被俘了,同宋徽宗一起去金國做人質,但他的兒子卻牛了,因爲趙構最不受重視,所以打仗沒帶他,正因爲如此,趙構逃過一劫。

北宋中期,有一位很牛的宰相,名叫蘇頌,他爲官時期,勤政愛民,政績頗豐。在官場打拼了五十餘年,歷經五朝更替,可以說是官場上的不倒翁。


此外,他還是個天文學家、製造家、藥物學家。他製造出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鐘“水運儀象臺”,儀臺上層是觀測天體,中層是演示天象,下層是報時的機械裝置,在遙遠的宋代,這可以說是相當先進的發明了。


水運儀象臺完成後,蘇頌將水運儀象臺的總體和各部件繪圖加以說明,著成《新儀象法要》一書。書中繪製了機械傳動的全圖、分圖、零件圖50多幅,繪製機械零件150多種,這是我國也是世界上保存至今的最早最完整的機械圖紙。此外,根據觀測,他還繪有多種星圖。

在藥物學上,蘇頌編寫了嘉祐本草一書。《圖經本草》是當時最新最全的藥物志和藥物圖譜,明人李時珍推崇它爲“考證詳明,頗有發揮”。

宋哲宗時期,他已年過古稀,曾多次上奏告老還鄉,但因其才能,朝廷挽留了他。


宋徽宗即位後,他又上奏辭官,這才得以批准,居於丹陽安享晚年。在退休期間,根據《歷朝通俗演義》記載,曾發生了這樣一個故事。

當時75歲的蘇頌已經年邁,腿腳也不利索,便想招兩個丫環在身旁侍奉,有一天,府上招了一個姓韋的丫環,蘇頌年紀大了,早已沒有了當年之勇,只是老了有點孤單,讓丫環韋氏幫着暖暖牀。


丫環韋氏第一次見這麼大的官,晚上她躺在牀上,不免有些緊張,然後沒控制住,就闖禍了,在牀上畫下了一幅地圖。

《思陵錄》記載:初攜登頌榻,通夕遺溺不已。

韋氏在第一次爲蘇頌侍寢時,便尿了一牀。

假如換做別的大戶人家,家法伺候是少不了的。但蘇頌畢竟在官場上歷練多年,爲人非常謙和。蘇頌看到後先是大驚,後又語出驚人:

此甚貴,非此能住,宜攜以入京。

此女子是大富大貴之命,不能留在我這,要將她送往京城。具體蘇頌爲何要這樣做,我們現在也無法考究,可能是蘇頌精通百家之說,算出此女子的命運。


於是,第二天一早,蘇頌便趕着馬車,風風火火的將韋氏送到了京城,剛開始,韋氏被安排在道觀居住。幾日後,恰逢宋哲宗爲諸王選妃,韋氏也趕去應聘,結果選上了,她被送入端王趙佶的府上,但端王趙佶的府上正妻也有,側室也不少,韋氏仍舊做老本行,在端王府作婢女。

這宋哲宗一直體弱多病,25歲便英年早逝了,也沒留下個一兒半女。弟弟端王趙佶幸運的繼承皇位,是爲宋徽宗,韋氏也順理成章的進了後宮,仍然是一名婢女。

韋氏被分配到了鄭貴妃宮中做事,話說這婢女也沒有機會接近皇帝,而且韋氏爲人木訥,還有尿牀的習慣,宋徽宗當然不可能寵幸與她。

在鄭貴妃那,她認識了同爲婢女的張氏,兩人同爲苦命人,倍感親切,很快成爲了要好的朋友,兩人福禍相依,併發誓以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張氏確實拿韋氏當作最好的閨蜜,就連皇上,她都要與韋氏一起分享,在張氏得寵後,也將韋氏介紹給了宋徽宗。

宋徽宗也只寵幸了韋氏一次,便再也沒有理她了,因爲韋氏笨手笨腳,又不會言語,還有生理上的問題,宋徽宗當然嫌棄。然而,僅僅是這一次,韋氏也抓住了機會,爲宋徽宗誕下一子。


這個孩子就是未來重用秦檜、處死岳飛的宋高宗趙構。

在後宮中,因爲韋氏地位低下,而且不受寵,所以她的孩子也不討宋徽宗喜歡。在衆多皇子中,第九子趙構的待遇是最差的。

後來,宋朝發生了一件很奇葩的事,公元1127年,金人南下,宋徽宗禪位於太子趙桓,是爲宋欽宗。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父子二人共同抵抗金人,結果全部被俘,同時被俘的還有趙氏皇族、後宮妃嬪等三千餘人。


韋氏也跟着被俘了,同宋徽宗一起去金國做人質,但他的兒子卻牛了,因爲趙構最不受重視,所以打仗沒帶他,正因爲如此,趙構逃過一劫。家不可一日無主,國不可一日無君。父皇和皇兄們全被扣押在金國,有資格繼位的只有趙構。

趙構繼位後,本着主和的態度,以母親韋氏在金國爲由,提出與金國議和。這韋氏神奇般地從一個婢女,成爲了皇太后。自己的兒子成了宋朝的皇帝,韋氏重新回到南宋指日可待。


這時,韋氏的閨蜜張氏找到她,因爲張氏曾經幫助過她,纔會有今天的趙構,所以張氏商量她:能不能把我也帶回去?就衝咋倆這關係。

韋氏回答說:好姐妹,咱倆之間不用這麼客氣,我回去一定在那邊運作,給你也帶回去。

張氏感動的痛哭流涕,還是咋倆姐妹感情深。

結果,韋氏回到南宋後,從來沒有提起過張氏,塑料姐妹情就此破裂。


除了張氏,還有一個人也找過她,此人正是太子宋欽宗,宋欽宗說:我回去保證不跟弟弟趙構爭王位,我就老老實實在家待著,保證不出去惹事。

韋氏心知肚明,更不可能幫他,萬一回去跟我兒子搶王位怎麼辦?所以一定不能讓他回去。但韋氏話上並沒有這麼說,她話風一轉,對宋欽宗發誓:

吾先歸,苟不迎若,有瞽吾目。

我先回去,若以後不來迎接你,我就雙目失明。宋欽宗這才放心,微笑着目送她離去。


不出意外,她果然沒有接宋欽宗回南宋,眼睛也真的莫名其妙的失明瞭。

公元1142年4月,韋氏返回南宋,被尊爲慈寧皇太后。可能是心中有愧,也可能是因爲一路走來,遭受了太多的磨難,她整日穿着道服,誦讀經書,過着與世無爭的日子。

公元1159年,慈寧皇太后去世,享年八十歲 ,諡顯仁皇后。

她出身苦難,本性善良,最後卻言而無信,以至於曾經幫助過她的閨蜜客死他鄉。這其中一定有太多的緣由,或許,只有她本人知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