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孝逸的部下意見分歧,有些人認爲直接進攻高郵,和徐敬業的主力軍隊決戰,這樣敵軍的其他據點就成爲孤島,然後集中優勢兵力逐一擊破,有的人則主張繼續攻打都梁山,因爲首戰就是在都梁山取勝,士氣正是高漲的時候,現在進攻都梁山是最好的時機,絕對不能給韋超喘息的機會,也防止韋超在自己的身後搗亂,李孝逸面對各種的意見很難抉擇,於是就將問題給了魏元忠。李孝逸的部署遭到了屬下參軍魏元忠的反對,徐敬業起兵雖然勢頭很大,但是在當地的羣衆基礎不穩定,太后是出於信任纔將平叛的重任交給李孝逸,如果長時間不能取得很好的戰果,太后一定會以作戰不利爲由治罪,李孝逸是個精明的人,頭腦很是靈活極具變通性,聽取了魏元忠的意見,率領軍隊率先向都梁山進攻,部將馬敬臣第一戰大獲全勝,將尉遲昭斬殺在都梁山下。

大家好,我們的小霞運動新發現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李孝逸率領三十萬大軍進攻徐敬業,大軍到達江蘇後,先鋒軍在臨淮地區和徐敬業的軍隊第一次交戰,首先是遠途行軍對地形不瞭解,主要是領軍將領輕敵,先鋒軍接連被徐敬業打敗,損失有點慘重,這讓李孝逸有些膽怯,於是李孝逸決定軍隊原地休息,暫時停止前進,打探徐敬業的軍情。
李孝逸的部署遭到了屬下參軍魏元忠的反對,徐敬業起兵雖然勢頭很大,但是在當地的羣衆基礎不穩定,太后是出於信任纔將平叛的重任交給李孝逸,如果長時間不能取得很好的戰果,太后一定會以作戰不利爲由治罪,李孝逸是個精明的人,頭腦很是靈活極具變通性,聽取了魏元忠的意見,率領軍隊率先向都梁山進攻,部將馬敬臣第一戰大獲全勝,將尉遲昭斬殺在都梁山下。
李孝逸嚐到了甜頭也重新樹立信心,但是都梁山依舊有韋超駐守,現在還不是慶功的時候,況且李孝逸的部下對於是繼續進攻都梁山,還是進攻阿溪和淮陰持有不同的意見,現在的李孝逸面對的就是抉擇的問題,都梁山的地勢十分的崎嶇複雜,不適合大規模的陣地戰,李孝逸的三十萬年大軍基本都是騎兵,所以進攻都梁山不是最好的選擇。
李孝逸的部下意見分歧,有些人認爲直接進攻高郵,和徐敬業的主力軍隊決戰,這樣敵軍的其他據點就成爲孤島,然後集中優勢兵力逐一擊破,有的人則主張繼續攻打都梁山,因爲首戰就是在都梁山取勝,士氣正是高漲的時候,現在進攻都梁山是最好的時機,絕對不能給韋超喘息的機會,也防止韋超在自己的身後搗亂,李孝逸面對各種的意見很難抉擇,於是就將問題給了魏元忠。
魏元忠的意見是先進宮徐敬猷,徐敬業的全部主力都在高郵,朝廷的軍隊又是遠途而來,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貿然的進攻徐敬業很難取勝,但是現在勢力最弱的就是淮陰的徐敬猷,首先淮陰距離高郵的路途很遠,徐敬業想要救援也不能很及時,最重要的就是徐敬猷是個十足的賭徒,賭徒最大的特點是沒有耐心,但是足夠自信。
李孝逸決定集中最精銳的軍隊進攻淮陰,留下部分軍隊繼續包圍都梁山,自己率領精銳騎兵急速進攻淮陰徐敬猷,一個賭徒和一個將領相遇在戰場上,結果就是李孝逸完勝,拿下淮陰下一步就是徐敬業的本部高郵,高郵距離揚州很近,朝廷的軍隊一旦攻下高郵,徐敬業的老巢揚州也就保不住了,面對這樣的境況徐敬業決定死守到底,開始的戰況確實對徐敬業很有利。
李孝逸在取得勝利以後,再次求勝的心情很迫切,於是到達淮陰後都沒有好好的休息,分析地理環境,決定趁着夜色偷襲徐敬業的軍營,派出總督蘇孝祥率五千兵乘小船過阿溪,蘇孝祥不是個擅長進攻的將領,有因爲不熟悉地形,遭到了徐敬業數萬軍隊的包圍,蘇孝祥戰死全軍覆滅。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