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國社會地位日益增強,強大的自信由內而外勃發。今人提及過往輝煌歷史,必然言及漢唐。而提到強漢,漢武帝又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

提到漢武帝,稍微瞭解一些歷史的人,往往說的都是漢武帝劉徹如何征伐四方,圍剿匈奴;如何實施推恩令,進行削藩,鞏固中央政權。可是誰又知道,英明無比的一代雄主,最痛心的事是將兒子逼上了絕路。

他叫劉據,漢武帝與衛子夫所生的兒子,以太子之位立身東宮。一個舅舅是大司馬衛青,一個表親是威名赫赫的冠軍侯霍去病。按理來說,武帝百年之後,劉據繼位是順理成章的事,然而翻看史書才發現,繼位的卻是一個年僅八歲的孩子劉弗陵。

那劉據呢?爲什麼沒能順利繼位,是不是在爭奪皇位的權力鬥爭中失敗了?

從頭講起,劉徹繼位後長時間沒有一個繼承人,這對一個王朝政權來說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意味着統治者百年之後,皇位之爭將會對朝堂穩固,國內安定帶來極大隱患。

因此當劉據出生時,立刻吸引了衆人的目光,成爲了天下的焦點。母憑子貴,衛子夫最終也因此當上了皇后,劉據更是很快被確立爲皇太子。

若是一切順利,劉據當上西漢下一任皇帝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了。但是人生在世豈能事事順遂,就從劉據遇見江充的那一刻起,命運發生巨大的轉折。

劉據遣使者去甘泉宮面見武帝,使者佔用天子御道恰巧被江充撞見,因此就被江充扣下了。劉據以太子之尊前去請求江充饒恕,江充並沒有聽,依舊上報給了武帝,並因此獲得了武帝的信任。

就事論事,此事確實是劉據用人不當的問題,江充做法也無可指摘。

但是之後,隨着武帝年紀大了,患了一場重病,江充趁機進言道:“這皇宮之中有巫蠱之氣,如果不祛除,那皇上的病就不會好。”此時恰逢,武帝癡迷長生之道,對神鬼之事極爲信服,於是令江充前去調查。

江充自以爲因爲馳道之隙,得罪了太子一系,怕太子將來繼位第一個找他清算。於是在這件事上,借題發揮,禍水東引,以巫蠱之事栽贓到太子劉據頭上。

之後,便有了太子詐殺江充,子借父兵,武帝派人圍剿抓捕太子劉據,最終劉據不甘被辱自盡身亡的事。

難道作爲父親,對兒子還不瞭解嗎?劉據從小性情仁慈寬厚,與武帝性格殊異,怎麼會無緣無故起兵造反。

筆者推論,江充等人的構陷只是一個誘因,其實是武帝迷戀手中權勢。此時自己年紀漸漸大了,精神不濟,力不從心,遠不如劉據年少氣盛。每見劉據權勢盛一分,心中便不安一份。這時周圍又有很多人不停在讒言構陷太子劉據,於是劉徹便不再猶豫,狠下殺手,逼死了劉據。

而這時皇后衛子夫早已自盡而亡,以證清白,一代賢后以這種悲劇的方式謝幕,不得不令人唏噓不已。

直到漢宣帝劉詢繼位,對爺爺劉據上諡號“戾”,置園邑,身後之事才告一段落。

縱觀戾太子劉據的一生,出生之時寵信極盛,自盡之時,父子反目,身上更被打上了謀逆的罪名。

這時皇室內部權力爭鬥失敗造成的後果麼?是也不是。

劉據其人,仁慈寬和,仁德有禮。武帝生病時,得知消息就淚流滿面,拜見時卻強顏歡笑,希望武帝不要因爲自己而影響到病情。由此可知,太子劉據待劉徹一片赤誠,父子之情顯而易見。

筆者認爲劉據這樣一個人,和公子扶蘇極像。他是斷然不會爲了皇位而放棄親情,從始至終在爭鬥的只有武帝劉徹一人。自己假想太子將要謀害自己,從而做出一系列親者痛仇者快的事。

天家真無情邪?天家果真無情,雄才大略者如秦皇漢武,莫不如是。一家之言,各位看官老爺是否有不同看法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