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泰山西麓、西溪口东侧,有座规模不小的现代墓葬,墓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冯玉祥将军。冯将军墓之所以选择安放在泰山之麓,是因为冯玉祥与泰山有缘,他曾于1932年3月至10月、1933年8月至1935年10月两次在泰山隐居,1948年在黑海因轮船失火遇难后,遵照其生前意愿,于1953年10月迁葬至此。

冯将军墓为花岗石砌建,坐东朝西,与西溪长寿桥相望。墓正面镶嵌着铜铸的冯玉祥头像。墓碣“冯玉祥先生之墓”七字系郭沫若所题。墓壁上刻着一首名曰《我》的打油诗,其诗曰:


平民生,平民活,

不讲美,不讲阔。

只求为民,只求为国。

奋斗不懈,守诚守拙。

此志不移,誓死抗倭。

尽心尽力,我写我说。

咬紧牙关,我便是我。

努力努力,一点不错。

这首诗是冯将军生前所写,迁葬时,按冯夫人李德全的要求刻到墓碑上的。


冯将军原名基善,字焕章,原籍安徽省巢县(今安徽巢湖市),生于直隶青县(今属河北沧州市),陆军一级上将,有“基督将军”、“布衣将军”之称。他14岁当兵,没有读过几天书的冯将军竟然是个激情满怀的文学爱好者,戎马倥偬之际,竟写下了1400多首诗。这些诗虽然用语平实,但也饶有趣味。


对于自己的诗作,将军也有自知之明,他戏称自己的诗为“丘八诗”,何也?冯将军曾对人言:“我的诗,粗而且俗,和雅人们的雅诗不敢相提并论,只能叫做‘丘八诗’”。所谓“丘八诗”,就是把“兵”字拆开,意为当兵之人所写之诗。

除了冯将军墓碑上的自题诗外,流传最广的当数一首植树诗:

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

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冯将军是个环保主义者,驻军所到之处,都会发动大家大搞植树造林,因此,又得了个“植树将军”的雅号。驻防徐州期间,他带领士兵在防地植树造林,为了造林护林,他才特地书写了上面那首充满霸气的“护林诗”。没想到几十年后,竟也有人学起将军的豪气——诸如“谁砸了公司的牌子, 我就砸谁的饭碗!”之类的口号,可是牛气了好几年的。现在想想,那是拾了冯将军牙慧的。


下面也是一块诗碑,是将军的《石碾》诗:

老槐下,草屋旁,

石碾子,在盘上。

婆媳俩,推碾忙。

…… ……

粮压碎,做粥汤。

几千年,老模样。

这是一幅形象生动的劳动场景白描,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写得如此逼真。


再如《山轿》诗,是写泰山山轿和轿夫的:

上泰山,坐山轿,

好看风景好逛庙,

一个人坐着两个抬,

三把轿子爬盘道。

爬盘道,真苦劳,

慢慢紧紧总不到。

肩头皮带千斤重,

汗流气喘心急跳

…… ……

在诗中,冯将军对轿夫表达了同情,并希望能造出登山的电车,解除轿夫的辛苦。


另外,在摘抄几首冯将军的诗,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透过这些诗作更准确地了解将军的为人。

《上山烧香》:

泰山古庙多,巨石伴松柏。

为求财与福,香客常成伙。

壮男许愿归,昨去今始回。

老妇更虔诚,跋涉奔前程。

臂上一小篮,元宝在里边。

双足千斤重,步步自知疼。

小女虽缠足,忍泪登高坡。

纯洁幼儿心,已被迷信侵。

路旁多乞妇,伸手讨馍哭。

慈悲爷娘叫,无人把钱掏。

教育不猛进,国弱大众贫。

实践重科学,始有真快乐。


《采野菜的妇人》:

东方尚未明,辘辘饥肠鸣。

春荒苦难度,野草喜初生。

群妇争采摘,聊作粥糜羹。

想彼城市女,娇贵若天神。

终日无所事,打牌看电影。

国家穷如此,不可不猛醒。

民族今垂危,生活宜平等。

《悼白求恩大夫》:

一位外国人,名叫白求恩,

来自加拿大,不辞苦和辛。

为我独立战,矢志献其身,

服务在前线,救伤又治病。

意志何坚毅,博爱火热心。

医术也高妙,着手即回春。

举世皆敬崇,永昌芬芳名。

…… ……


《射击军纪歌》:

射击军纪重要,皆须确实施行。

虽在敌火之下,务要坚韧沉着。

力求发扬枪火效力,

时常注意利用地形,

时常注意利用地形。


《爱百姓歌》:

军人须知爱惜百姓,我之粮饷民所供。

食民之膏衣民之脂,遇有祸患我们保。

平内乱,御敌扰,不使百姓受苦恼。

纪律严,名誉好,军民一体国之宝。


《施肥》:

瘠土须常培,三人正施肥。

两个持锨撤,一位用车推。

推车来回运,须稳莫蹶颠。

车上筐两只,肥料在里边。

肥料何处寻,垃圾与粪便。

本是肮脏物,爱惜似金钱。

国家无大小,节约为最好。

废物能利用,乃是真科学。

冯将军的每首都是因景生情,有感而发的,虽然用词朴素,却通晓如话,所以,在部队及乡村很容易普及,是真正的民众之诗。看罢冯将军的诗,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有井水处皆唱柳词”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