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小額快速”再融資限額擬大幅上調 創業板上市公司熱盼改革及時雨

⊙劉昌源 ○編輯 孫放

由最高5000萬元且不超過上市公司淨資產的10%,大幅升至最高3億元且不超過淨資產的20%,創業板上市公司“小額快速”定增再融資限額的大幅提升,是此次創業板改革的關注點之一。雖然相關規則還在徵求意見,但部分創業板上市公司已對此高度關注,期盼靈活便捷更爲市場化的再融資制度能爲它們帶來“及時雨”。

前期,對創業板再融資制度的優化已有相關舉措落地。今年2月,修改後的《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實施。該次修改精簡了發行條件,優化了非公開發行的制度安排,方便上市公司選擇發行窗口,還拓寬了創業板再融資的服務覆蓋面。

截至4月下旬,在上述再融資制度修訂後兩個多月,已有近130家創業板公司推出或修訂再融資預案,涉及融資額近1600億元,表明市場融資功能得到有效激發。

不過,與此同時,受近期疫情影響及出於自身發展需要,部分創業板公司對再融資的需求也在上升。據Wind統計,今年一季度,創業板上市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合計爲-95.87億元,而去年同期是81.63億元。

在此情形下,現行的創業板再融資規則或許還不夠“解渴”。“好不容易定增融資一回,但現行的不超過5000萬元且不超過淨資產10%的‘小額快速’限額實在太低了。”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道出了一些公司的“痛點”。

對此,正在徵求意見的《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註冊管理辦法(試行)》(下稱“管理辦法”)作了大幅調整。如將適用“簡易程序”的定增融資限額提升至最高3億元且不超過上市公司淨資產的20%。

此外,配股比例上限也擬由不超過股本總額的30%升至50%;同時,增加公開發行證券二次配售的制度安排,降低公開發行難度,以改善融資結構。

王驥躍認爲,其中,小額快速定增再融資限額的提升,以及註冊制下流程的再造,都是本次改革的亮點。

根據“管理辦法”,此類定增再融資適用的簡易程序爲:交易所應在收到註冊申請文件後,在2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自受理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完成審覈並作出上市公司是否符合發行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的審覈意見。

而證監會在收到交易所報送的審覈意見、上市公司註冊申請文件及相關審覈資料後,將在3個工作日內作出註冊或者不予註冊的決定。

“目前,創業板有近半數公司的淨資產規模在10億至30億元之間,如果一次再融資的規模在2億至3億元,則使用‘小額快速’機制是最有效的。同時,註冊制下再融資更爲靈活便捷,企業因而也無需一次性融太多錢,造成資金的長期閒置。”王驥躍表示。

一家創業板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按照正在徵求意見的“管理辦法”,企業的融資效率將極大提高。“我們提交申請後,深交所2個工作日內受理,受理後3個工作日內向證監會提交註冊。完成註冊後10個工作日內應完成發行繳款。這比之前快了很多。我們也期待新制度能夠儘快實施,爲中小企業帶來及時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