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紅樓夢》裏的七位神仙姐姐,都是中國文化的源頭啊!

文:午夢堂主(讀史專欄作者)

說到神仙姐姐,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並不是《紅樓夢》,而是《天龍八部》,那個成天跟在王語嫣身後,一口一聲“神仙姐姐”叫着的段譽。

其實,小說中段譽最早見到的神仙姐姐並不是王語嫣,而是無量山琅嬛福地裏的那尊玉像。段譽看到這尊玉像,驚爲天人,視爲仙女,因此將之稱爲“神仙姐姐”。

而這個“神仙姐姐”的梗,實際上是沿襲自《紅樓夢》。該書第五回寫寶玉見到一個仙姑,喜的忙來作揖問道:“神仙姐姐不知從那裏來,如今要往那裏去?也不知這是何處,望乞攜帶攜帶。”

這個神仙姐姐就是警幻仙姑,但見她蹁躚嫋娜,端的與人不同,還有賦爲證。

那篇長篇大論的賦文,有不少文句都是化用自曹植的《洛神賦》,所以這個警幻仙姑的容貌形象,都讓我們很容易把她和洛神混淆,感覺這個神仙姐姐,簡直就是洛神的模仿秀。

不過,警幻仙姑的哲學內涵,其實更大過她的美學意義。“警幻”二字,本身就有濃濃的佛道意味,而小說中警幻仙姑掌管太虛幻境,其實就是明白無誤告訴我們,情慾是苦,愛慾是幻,世間情愛是大夢大幻,是無邊苦海,回頭纔是岸。

除了警幻仙姑這個神仙姐姐,在該書第七十八回,寫寶玉祭晴雯的長文《芙蓉女兒誄》裏,還用駢文的句式,一口氣寫了六位神仙姐姐,並且這六位神仙姐姐都是一字排開,熱烈歡迎晴雯迴歸芙蓉花神之位。

只是,我們普通讀者,在讀這篇絕妙長文時,很容易把這些晦澀文句一帶而過,也就想不起,原來在這裏,神仙姐姐們還來了個集體大聚會呢。

下面我們就來一睹她們的風采。

01、素女約於桂巖

第一個出場的是素女。

說到素女,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那本《素女經》,然後一臉壞笑。其實誄文裏的素女,並不是這個神仙姐姐,而是素娥,也就是嫦娥姐姐,因爲“桂巖”二字,已暗示說的是嫦娥。實際上應該寫作“桂宮”或“月宮”,爲了駢文的行文對仗,因此寫作“桂巖”。

還有就是,除了那本作者存疑,且已無從考證的《素女經》,真正的素女還是一個玩樂器的高手,她是鼓瑟女神。《史記》載:

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琴爲二十五絃。

感覺這個並非素娥的素女,簡直就是一個引愁仙女,她彈奏的悲傷音樂,很容易讓我們想到李商隱的那句“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還有張祜的那首《宮詞》: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素女,正是類似阿炳《二月映月》那般悲涼曲風的演奏高手。

02、宓妃迎於蘭渚

第二個出場的是宓妃。

說到宓妃,我們就比較熟悉了,她就是大名鼎鼎的洛神,因爲曹植的名篇《洛神賦》而名揚千古。

“宓妃留枕魏王才”的香豔故事,還有曹植的名句“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迴雪。”

對洛神出神入化、登峯造極的顏值描寫,讓宓妃的形象美到讓人窒息。

因爲《洛神賦》原名《感甄賦》影響太大,後人遂直接將洛神與原爲袁紹兒媳,後爲曹丕所納,又與曹植傳出緋聞的文昭甄皇后,直接劃上等號,而宓妃的真實身份,反被人們忘卻了。

宓妃在上古神話中,其實是黃河之神河伯的配偶,也是掌管洛河的水神。

屈原在《天問》裏說: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嬪?

意思是天帝降下后羿,是讓你造福夏朝黎民百姓的,你爲啥殺死了河伯,又強娶了人家的老婆洛妃?

這裏也是說宓妃原爲河伯之妻,後被夏朝的有窮國國君夷羿霸佔。

屈原還在《離騷》裏說“吾令豐隆乘雲兮, 求宓妃之所在”,結果宓妃姐姐高傲得很(保厥美以驕傲兮),直接給對方一個白眼(雖信美而無禮兮),屈大人只好悻悻然知難而退(來違棄而改求)。

爲歡迎芙蓉花神歸位,“宓妃迎於蘭渚”的含情脈脈,在《洛神賦》裏也有類似描寫:

於是越北沚,過南岡,紆素領,回清揚。

蘭渚,意即開滿蘭花的小洲,當然是美稱;而北沚,即指北面沙洲。

在臨別之際,宓妃姐姐還輕轉潔白如玉的頸項,回盼清秀明媚的雙眸,深情凝望,實在是一位飄逸多情、溫柔美麗的神仙姐姐。

03、弄玉吹笙,寒簧擊敔

這兩位音樂達人,我們放在一起說。按照誄文的意思,這兩位神仙姐姐,都是以音樂的方式來熱烈歡迎芙蓉花神迴歸的。

先說弄玉,她是秦穆公的女兒,在週歲抓周時,也和寶玉一般,擺了許多東西讓她抓,結果她唯獨抓了一塊別國進貢來的碧玉緊緊不放,遂取名弄玉。

一個銜玉而誕,一個抓周弄玉,感覺她要是和賈寶玉在一起,這兩個玩玉達人,應該有不少共同語言。

這弄玉長大後,不但美貌異常,還吹得一口絕妙的竹笙。後來她就嫁給了同樣吹得一口好簫的蕭史。婚後夫妻二人,你吹簫來我吹笙,果然是夫唱婦隨神仙眷侶。老丈人秦穆公還爲他們築鳳台以居之,最後他們一乘金龍一乘紫鳳,雙雙飛天而去。“乘龍快婿”一詞就出自於此。

說完了弄玉,再說寒簧。

這個神仙姐姐,很多人都不熟悉,因爲她實際上是出於明葉紹袁的文人式杜撰。

在葉氏《續窈聞》的記載裏,這個寒簧是他十七歲便一病而亡的小女葉小鸞的前世。且看他的原文:

餘(葉紹袁)問:“鸞今往何處?”

師(泐庵)雲:“緱山仙府。”

餘問:“即今嵩緱嶺,在中州者邪?”

師雲:“非也。雲霞之外,在月府。”

“何名?”

師雲:“寒簧。”

這個寒簧仙女的前世今生,以及葉小鸞未嫁先殞的前因後果,葉氏在文中借泐庵大師之口均有詳細交代:

師雲:“張郎(葉小鸞未婚夫)前身姓鄭,浙中一鉅卿公子,鄭之前身固參宗師,亦龍姿也。嘗其爲鄭生時,少年高才,自謂曾修玉京女史。寒簧偶聞斯言,即於其讀書樓下,花架之中,一現仙女天身,鄭生見之,亦詫本處閨質,初不意種仙示影也。此天順二年三月初三日事。張之今有是緣,蓋前以未得詳觀奇麗蹤跡,悒悒不遂,故又尋至耳。”

餘問:“若緣,何以終不得合?”

師雲:“寒簧偶以書生狂言,不覺心動失笑,實則既一現後,即已深悔,斷不願謫人間,行鄙褻事。然上界已切責其一笑,故來。因復自悔,故來而不與合也。”

由上可知,寒簧姐姐實際上也是居住在月宮的仙子,但她是住在緱山仙府,而不是嫦娥姐姐的廣寒宮。因偶見少年公子鄭生,一笑現身,雖已深悔,仍被謫人間,轉世而爲葉小鸞。

作爲一個痛失愛女的父親,我們不願也不忍拆穿葉紹袁對早夭的愛女葉小鸞浪漫主義的杜撰與想象。

敔,音yǔ,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又稱楬,主要用於宮廷雅樂。

敔形如伏虎,背上有二十七齟齬,另置籈,以竹爲之,析其半爲二十四莖。

演奏方法是,持籈於齟齬上橫刮之,凡三次,表示樂曲的終結。

《書經·益稷》說:下管鼗鼓,合止柷敔。

就是說在奏樂開始時擊柷,終止時擊敔。

但是“寒簧擊敔”這個典故的出處,套用《紅樓夢》裏黛玉的一句話就是,“可是實實的你杜撰了”。

洪昇的《長生殿》裏也寫到寒簧,有一段是:

【尾聲】死生仙鬼都經遍,直作天宮並蒂蓮,才證印長生殿裏盟言。[貼]今夕之會,原爲玉妃新譜“霓裳”。天女每那裏?[衆天女各執樂器上]“夜月歌殘鳴鳳曲,天風吹落步虛聲。天女每稽首。”[貼]把“霓裳羽衣”之曲,歌舞一番。[衆舞介]。

文中的“貼(貼旦)”就是指寒簧,有人認爲“衆天女各執樂器上”一句,其實暗寫了寒簧擊敔。

雖可備一說,仍覺牽強附會。

其實寒簧仙子,本來就是出於葉氏杜撰,然後洪昇、曹雪芹跟着杜撰,就像寶玉說的,除《四書》外,杜撰的太多,我們大可不必爲此膠柱鼓瑟、大費周章,做長篇大論的所謂考證了。

04、徵嵩嶽之妃,啓驪山之姥

最後出場的兩位神仙姐姐,都來自巍巍高山之上,一個來自嵩山,一個來自驪山;一個是嵩山神的夫人靈妃,一個是驪山老母。

先說靈妃。他們夫妻二神的封王封妃,要感謝女皇武則天。《舊唐書》說,則天垂拱四年,則天帝下詔號嵩山爲神嶽,尊嵩山神爲天中王,夫人爲靈妃。

這個靈妃,也是玩樂器高手,笙簫演奏她樣樣精通,弄玉夫婦二人的飯碗,她一鍋端了。所以在迎接芙蓉花神晴雯的歡迎儀式上,弄玉吹笙,她便可以和她笙簫齊鳴。

韓愈在《誰氏子》詩裏也讚美過她: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最後壓軸出場的是驪山之姥,即驪山之母,“姥”通“母”,也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西遊記》裏的黎山老母,那個給孫悟空指點迷津的慈祥老奶奶。她還曾和觀音、文殊、普賢一起聯手惡搞過二師兄。

按照影視劇中的形象,應該稱她爲神仙奶奶才更合適。其實,這都是讓秦始皇給害的,《集仙錄》裏說:

驪山老母天姿綽約,風華絕代,嘗作閣道於驪山。秦時始皇帝遊此遇之,驚其豔,欲侮之!因受老母施法以懲,乃罷。自此之後化爲老嫗,人遂以老母稱之。

看到此,我們不禁感嘆,就連神仙長得好看的,都要被騷擾,更不要說有一副好皮囊的凡夫俗子了。

這秦始皇和紂王一樣,也是色膽包天。要知道,這驪山之姥來頭極大,她是華胥氏之女,與伏羲、女媧皆爲兄弟姐妹。她在道教女仙中地位崇高,是正義智慧的化身,還常以神祕身份爲世人指點迷津、救苦救難,所以她的身份地位,相當於佛教的觀音菩薩。

她還喜歡玩穿越,上下五千年自由穿梭。戰國的鐘無豔、唐朝的樊梨花、宋朝的穆桂英,還有傳說中的白素貞,都是她門下著名女弟子。

連神仙集團中的元老級人物驪山之姥,都以壓軸出場的方式,歡迎芙蓉花神復位,由此可見芙蓉花神,在神仙集團中的重要地位和角色擔當。

說完了這些神仙姐姐,我們回頭再說賈寶玉,其實,在視女兒家如珍寶,見了女兒家便覺清爽的賈寶玉看來,那些大觀園裏,以黛玉爲代表的一衆極富才情的清淨女兒家,又何嘗不是他眼裏心裏,念念不忘的神仙姐姐?

近讀民國著名詩人朱湘的一篇續寫紅樓的絕妙文字《想入非非》,詩人在文章裏寫賈寶玉在賈府敗落,出家一年後,一日忽然悟到,從我佛如來處尋求不到最終的解脫之道,於是靜極思動,身着僧服,肩揹包裹,一人一杖,獨自上路,要去尋找莊子所說的那個藐姑射山的仙人,由佛入道,再次遠行去尋求人生的終極大道。

讓我們一睹這位仙人的真容先: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莊子《逍遙遊》

文中記載的這個不食人間煙火、白雪公主一般美麗的神仙姐姐,其實是司雪女神。風雨雷電都有專門負責的神仙,各司其職,雪當然不能沒有。

也就是說,按照詩人朱湘的意思,出家後的寶玉,最終是如妙玉一般,僧不僧道不道的要去尋找追隨這個司雪的神仙姐姐,求真訪道去了。

實在是想象奇特的絕妙文字。

原來,我若身在榮華富貴場,你便是我要讚美呵護疼惜一生的清淨女兒家;我若竹杖芒鞋出家去,你便是我餘生都要永遠追隨的神仙姐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