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期四天的2018全國新農民新技術創業創新博覽會正在江蘇南京舉行。智慧農業是此次“雙新雙創”博覽會的一大焦點。博覽會上有哪些高精尖的農業新裝備?快擦亮雙眼,看看這些令人讚歎的高科技。

  

  上百萬的土壤CT掃描車,

  最貴的部位竟是它!

  遠看以爲這是一輛炫酷的跑車,走近之後發現,原來是土壤CT掃描車

  這輛看似不起眼的敞篷車,竟然價值一百多萬元,而車身只是它最便宜的部件,最核心的部位是這裏!

  它叫伽馬射線傳感器,能通過伽馬射線檢測出土壤的信息,包括土壤中的養分,如氮、磷、鉀的含量,還包括土壤的性質,如有機質、PH值、土壤質地等,也包括土壤中的重金屬,如鉛、汞、鎘。

  

  車內還裝有GPS定位系統、計算機系統等配套設備,採用國際領先的高精度快速地勘系統,分辨率比現有國家標準高出5000倍,每小時可檢測50千米的土地信息,每畝檢測56組以上的數據。

  有了這麼精準的土壤CT掃描車,可以快速掌握土壤信息,個性化配肥,讓天下再也沒有難種的田!

  ET農業大腦,

  替你時刻監測、智慧決策!

  你以爲它是無人機?錯!這個傢伙是阿里雲ET農業大腦。它一直停在半空中,時刻注視着農作物的生長情況。

  ET農業大腦是AI和種植的深度融合,採集並監測農作物生命週期及生長環境的關鍵數據,生成智慧農事決策,通過無人機等智能設備實現智慧灌溉、施肥。

  ET農業大腦關聯的大屏幕就是它的眼睛,上面實時顯示着農作物周圍的溫度、光譜圖、土壤水分表,所有數據一清二楚,可以讓用戶掌握到每一棵蔬菜的具體情況,實現精準化種植。

  蔬菜坐上了“摩天輪”?

  這是智能立體栽培機!

  

  這是個轉動緩慢但均勻的小型摩天輪,它搭載的乘客非常特殊,是一盤盤綠油油的蔬菜幼苗!它的學名是智能立體栽培機

  爲什麼要把蔬菜幼苗放在智能立體栽培機上呢?種菜不應該是栽在地裏嗎?據瞭解,原來有三大好處!

  一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這種栽培方式的土地利用率是大田種植的2.5倍。

  二是延長了光合作用週期。夜間可以人工延長照明時間,促使其光合作用延長三分之一,讓蔬菜生長得更快更好。

  三是改善了通風條件。這種立體栽培方式充分利用了豎直空間,空氣更加流通。

  5塊錢一枚的雞蛋!

  是的!你沒有看錯!這些雞蛋是5塊錢一枚,不是5塊錢一斤!

  它們不是普通的雞蛋,而是中國農業科學院團隊帶來的ω-3功能雞蛋。ω-3指的是ω-3脂肪酸,包含α-亞麻酸、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有益於心血管類疾病的治療。

  魚油中也含有ω-3脂肪酸,據介紹,3枚雞蛋相當於一粒魚油膠囊中ω-3脂肪酸的含量,每天喫一個ω-3雞蛋,可以“潤物細無聲”地改善自身健康狀況。

  中國農業科學院團隊成員介紹,目前這種雞蛋由於價格昂貴,市場上還遠遠沒有普及。他們此次目的不是賣雞蛋,而是宣傳和推廣這個新的優質品種。

  保障農產品安全,提升農業競爭力。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到傳統農業中,以技術支撐推動農業產業鏈改造升級,實現農業精細化、高效化與綠色化!共享創新發展成果,讓智慧農業爲新農民鋪出“致富路”。

  爲你推薦

  開眼界!衆多“黑科技”加身的農業技術,絕對會震撼到你!

  最新報告顯示:科技正強勢助力我國農業進步!未來更光明!

  農業科學匯 | 這些“黑科技”,讓你更懂牲畜的心情

  本文來源:農視網(ID:nongtv)

  轉載編輯:白晨//責編:李沛 //監製:曹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