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5月10日,《纽约邮报》撰文称因为今年的自由市场缺乏大牌球员,所以纽约尼克斯打算在休赛期先交易来俄克拉荷马雷霆后卫克里斯-保罗,等到明年夏天自由市场“大鱼”足够多的时候再瞄准那些超巨(明年夏天自由市场有字母哥、詹姆斯、乔治、格里芬、奥拉迪波等)。

虽然这则消息能否最终成行还得打个问号,但它却向人们透露出一个消息——保罗或许真的被雷霆摆上了“货架”…我看了一下,不管美国媒体还是中国媒体报道这则新闻下方的留言区里球迷都发出了同样的两句话,第一:保罗的生涯末年真的“太悲惨”了;第二:亚历山大就是雷霆的“新少主”了。

或许在去年夏天,没有球迷会相信失去了威少的雷霆能够排在西部前八,甚至我猜即便在开赛1个月后雷霆自己也都还不确定究竟是“摆烂”还是奋力一搏,否则也不会在赛季初轻易就在落后的时候“放弃抵抗”…他们的赛前目标仅仅是让克里斯-保罗帮忙培养新秀而已,可未曾想保罗的领导能力和他带给球队的“化学反应”却让雷霆不得不在赛季开始后调整战略方向…

当然,功劳绝不都是因为克里斯-保罗,“最佳第六人”施罗德在替补席上举重若轻的贡献;亚当斯和诺埃尔筑起的内线屏障以及多诺万构建的三后卫阵容无不都在这支雷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觉得可能非要“论功行赏”的话,二年级超级新秀谢伊-吉尔杰斯-亚历山大无疑就是那个最值得嘉奖的“雷霆希望”。

这不是夸张,也绝非“邀功”,就像很多球迷说的那样,亚历山大就是雷霆的“新版威少”,只是一个二年级新秀,但是却有全队第二的WS值、全队第三的VORP值和全队第五的BPM值,甚至于打法、风格都和当初那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拉塞尔-威斯布鲁克如出一辙。他像威少一样具有冲击力,一样可以摘板后快速推进,一样具有极佳的传球视野。所以,假如雷霆“放弃”保罗着重培养亚历山大的话我一点都不会感到意外,因为亚历山大好像真的可以将威少离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下图是本赛季雷霆阵中WS、VORP、BPM值大于0的球员统计,头像大小均按照等比例表示该数值占球队比值,黑色是WS值,蓝色是VORP值,红色是BPM值】

一样出色的冲击力,弥补了雷霆整体的速度“劣势”

克里斯-保罗最擅长于控制节奏,沉着冷静,总是在阵地战中不动声色地就将对手蚕食殆尽,而威少的球风却截然相反,他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动如雷震,如鲸吞虎噬般利用不断的高速冲击将对手击垮。所以很多人在赛季开始前思考的并不是雷霆这些球员的个人能力是否不足,而是在于绝大部分轮转球员都以雷霆“原班人马”为主的他们应该如何适应这样突如其来的转变。

上个赛季雷霆的Pace是102.8排名联盟第四,而本赛季雷霆的Pace却只有98.6排名联盟第21;【下图是联盟各球队两个赛季的攻防节奏变化对比,彩色队标为本赛季节奏,灰色队标表示上赛季节奏,雷霆是除国王以外联盟节奏下降最大的球队】

不仅如此,他们上个赛季利用快攻场均可以得到18.2分排名联盟第五,而本赛季却只有9.3分排名联盟垫底;甚至上个赛季对手场均快攻得分只有12.3分,净差值是5.9分,本赛季对手快攻得分却达到了10.5分,净差值是-1.2分。没有了速度的保障、没有了威少提供火力支援、在不熟悉的攻防节奏下雷霆似乎的确吃了大亏…

但真的有我们肉眼所见的那么严重吗?速度慢下来对雷霆的伤害真的有那么大吗?并没有,因为亚历山大的出现,可能速度的影响微乎其微,主要有【两个论据】,我先说第一个吧:

实际上在本赛季3月前的比赛中当亚历山大在场且保罗和亚当斯【都】不在场的时候他们速度并不慢,Pace达到了101.74,比赛季平均攻防节奏高了3.1。同时,球队在篮下合理冲撞区的攻筐命中率提高了2.9%,频率提高了3.7%,百回合快攻得分提高了4.1分,一次进攻(即扣除前场板后的二次进攻)效率更是提高了8.71!

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呢?就是说当亚历山大在场且保罗、亚当斯不在场的短暂时间里他们还是可以打出雷霆上赛季所熟悉的节奏。

在亚历山大主导球队进攻的时间里,他们的节奏、攻筐效率和频率都非常高,这并不难理解,雷霆上个赛季因为有威少,进攻节奏快,突破频率高,而本赛季亚历山大的突破次数也一点都不遑多让,场均16.3次突破全队第一,其中6.1次是“快下”(用时不到7秒)中所创造,这比上个赛季威少的6.4次仅仅少了0.3次而已,更是帮助雷霆将全队的总突破次数提高了7.4次(上个赛季雷霆总突破次数是46.3次,本赛季是53.7次)。

没错,亚历山大不是球队的控卫,本赛季只有3%的时间出任1号位,所以没办法带动雷霆整体的攻防节奏,但是多诺万让他扮演了一个可以“独自战斗的高速威少”(几乎都是自己终结了)。

【下图是雷霆本赛季的突破详细统计,亚历山大6.1次“快攻”突破高居全队第一,甚至比排名第二、第三的施罗德和保罗总和还多。注:这里的“快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快攻”仅仅是指走表后7秒以内完成的突破进攻】

所以你知道为什么亚历山大独自在场的时候雷霆节奏会更快、攻筐效率和频率会更高了吧?简单的说就是他自己拿到后场篮板后带球一股脑往对方篮下冲…这不是和威少如出一辙么?只不过威少下快攻的时候经常会等待跟上的队友后分享球罢了。

可能这也是亚历山大的突分威胁远不能和威少相媲美的原因之一吧?上个赛季威少场均18.4次突破后有9.7次分球,而亚历山大本赛季仅仅只有5.7次,你连这种对方可能防线立足未稳的突破都不传…但他只不过是一位二年级新人而已,场均持球时间也不过3.9分钟排名全队第三而已,他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或许这也是为什么雷霆会有想要兜售保罗的原因之一。其实我觉得他们这种具备两种进攻风格的球队才是最合理的,多诺万这个赛季出色的地方不仅仅是在于让球队适应了保罗的慢节奏,还在于他常常会冷不丁地给你来个快节奏让你猝不及防。

所以很多球迷说雷霆不是没有威少当年的快下威胁,只不过他们的快下体现在【个人】而不是【集体】罢了。

一样的篮板冲抢能力,进化中的外线“篮板怪”

除了在快下、突破上像威少以外,需要有好的篮板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可能篮板拼抢能力也是威少生涯的第二张名片了。在这个赛季开赛前很多人都笃定威少要“现原形”了,场均篮板要减半了…可即便离开了雷霆、离开了亚当斯,威少依然 场均8.1个篮板傲视联盟后卫线甚至外线,你只能说威少的篮板嗅觉是真的出色!我在去年夏天的一篇文章里就说了,威少的篮板即便有“水分”,那也是相对于自己来说“有水分”,和其他任何后卫相比依旧是高不可攀的。而亚历山大好像“完全继承”了威少的这个优点。

本赛季亚历山大场均6.1个篮板,这在本赛季所有后卫线球员里仅次于东契奇、威少、西蒙斯、詹姆斯、哈特、哈登、巴顿、鲍尔排名第九。更重要的是他对篮板落点的判断、篮板嗅觉和威少一样灵敏。

上图是联盟球员的篮板机会把握能力散点图,横轴是平均抢到篮板的距离,而纵轴是实际篮板数/篮球落点距离自己1.05米以内的篮板几率。而我们都知道越远离篮筐的话不管是出现篮板机会还是拼抢到这个“潜在”篮板的机会都更小,所以我们可以用线性回归的方式预测一下联盟平均篮板把握能力,红色虚线以上表示超过联盟水准,以下则相反。

可以看到在图中8位场均篮板数比亚历山大更高球员的篮板几率只有詹姆斯和西蒙斯两人比他更高,而且自己所处的平均篮板点越远离虚线就表示超出联盟平均水准越多,同样以上9人里面亚历山大的“绝对值”高居第三,甚至还超过了“前辈”拉塞尔-威斯布鲁克(威少仅次于亚历山大)。虽然在拼抢篮板率上亚历山大在这些人中并不占优,但其实威少过去在雷霆时期也一样不高(本赛季高了很多)…

这对于雷霆的进攻端又有什么影响呢?

其实还是和“提速”有关。雷霆本赛季实际上还在沿用之前的“亚当斯卡位→威少摘后场篮板→持球直接快攻推进”的策略,所以他也并没有因为威少的离开而数据上涨…可能很多人都对这个战术有“误解”,他对后卫的拼抢篮板能力要求并不是非常高(当然有是最好喽),但是对于后卫的【篮板嗅觉】要求非常高。所以多诺万在去年开赛前的最后一次接受采访被问到亚当斯的“卡板”问题时就说了:“我们观察了亚历山大的能力,发现他有和拉塞尔一样的篮板潜力。我想我们没必要改变策略。”

多诺万所指的这个“能力”一定就是【篮板嗅觉】!而他也确实判断无误,雷霆本赛季的场均后场篮板排名联盟第15,和上赛季联盟第11相比仅仅少了0.9个。

这个能力对于雷霆进攻端尤其是反击时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可能大家不相信,我前面所列的雷霆近两个赛季快攻得分数据在offensive exploration网站上都有专门做详细统计,上个赛季雷霆利用“卡板”推快攻的场均得分是7.41分,本赛季是6.67分,仅仅相差了不到0.8分而已…而他们两个赛季的总快攻得分却是相差了8.9分!

换句话说他们之所以快攻得分少了将近一半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少了威少的“摘板一条龙”,而是因为抢断后直接形成反击的机会少了…

没错,本赛季雷霆的场均抢断次数只有7.6次排名联盟第17,而上个赛季是9.3次高居联盟第一,下降幅度达到了18.5%,是除了进攻篮板以外相较于上个赛季下降幅度最大的一项数据!所以这就是我在上一小节中说的【两个论据】之二。

威少的离队说没影响是不可能的,而且影响非常大,威少永远都是雷霆的灵魂!只不过非常幸运的是亚历山大可以利用自己的“威少属性”去将伤害降低到一个我们可接受范围。

一样的防守积极性,只是缺少了点防守经验

除了在进攻端,在开赛前大家对雷霆防守端的担忧或许一点都不亚于进攻吧?当然,这不单单是因为威少的离开,主要是保罗-乔治和格兰特这两位上赛季雷霆锋线的中流砥柱。

威少的防守好吗?实际上他的防守一直被很多人误解,他的防守绝对好,防守积极性也足够,你看他近两个赛季的季后赛防守就知道了,单防不是问题,毕竟选秀模板是托尼-阿伦啊…只是他的防守注意力容易分散,导致他经常漏人给球迷造成了一种防守能力“退化”的假象。而亚历山大和威少一样其实也非常像,只不过他的防守经验还未达标罢了。

本赛季亚历山大的换防率达到了70.4%,而他上个赛季还仅仅只有60.3%,整整提高了10%。这个换防率究竟如何?这么说吧,威少职业生涯在雷霆期间自有数据统计以来还从未上过70%…(本赛季是达到了78.8%)

亚历山大的防守端数据并不好,D-PIPM只有-0.8,限制效果只有2.3%(三分线外是-0.9%,15英尺外是0.1%),只能算不拖后腿,但他却和威少当年一样足够积极。除了换防率一个数据表现以外我们还可以看防守网站给他在防守端的定位。

上次在解析伦纳德的防守时我说过,数据供应网站有为所有球员的实际表现(不是数据表现)划分五个不同的角色类别,有主防人、护卫人以及最辛苦的无球端扫荡人等,而伦纳德在之前都是主防人,但是这个赛季和乔治“互换”了角色,他成为了一个四处补漏的无球端扫荡者,乔治成为了主防人…而本赛季的亚历山大就是被归类为这种类型的防守型球员,只不过他作为球队头号防守人的使用率不高,仅仅在这类球员中处于中位数而已…

通过这两组数据(换防率和防守分类)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一下专业防守网站对于亚历山大防守端的角色:防守能力一般,防守威慑力也一般(RAD排名基本处于联盟垫底位置),教练也并不把他当做头号防守人来使用,但是防守态度好、防守积极,敢于面对任何位置的对手,是一个防守端的“清道夫”。

我观察他的防守时发现了一个新人都有的“通病”,就是容易吃晃、用力过猛。假如对面的经验不好的话或许这样的防守还不至于失分太多,但是面对那种经验老到的球员就会付出惨痛的代价,最简单的就是这个赛季对阵威少、波普以及麦科勒姆时的防守,特别是对阵开拓者的那几场比赛…并不是麦科勒姆投的好,而是自己在挤过掩护的时候缺乏经验和“用力过猛”。

当然,亚历山大还非常年轻,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只是我特别看好他,我觉得以他的条件和积极性应该是能够成为一位攻防兼具的分卫。

雷霆非常幸运,虽然经历了夏天的短暂伤痛期,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快船送来的这个“筹码”可能是适合雷霆、最像威少、也最能弥补威少空缺的球员之一。我一点都不怀疑雷霆可以在两年之内再次崛起,那支留给许多球迷无尽遗憾的OKC!

不过对于保罗的去留我也想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我觉得雷霆不应该交易他…保罗身上还有挖不尽的“财富”,这些年轻人(弗格森、迪亚洛、纳迪尔、巴兹利等)还非常需要这么一位球员去指点,何况…倘若交易到尼克斯,或许保罗的球迷会遗憾终身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