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中,蘇舜欽的登場,讓人眼前一亮。就連劇中的宋仁宗,也不得不誇讚他長相俊美。其實,在在史籍記載中,蘇舜欽確實長得非常英俊。我們無需翻閱正史中的套話,只是借用歐陽修的一句評價:
歐陽修的意思是,蘇舜欽在當時的名氣很大,令人仰慕,人們愛慕他的才華,但看到他的長相後卻會非常震驚。因爲如此才華橫溢之人,偏偏長得如此養眼,實在是令人不可思議,只能歸咎爲造物主的偏愛。相傳他的畫像在坊間流傳,女子競相追捧。
記得有個哲人說過,美麗的人審美的標準也會相對較高。這大概就是因爲他對美好的事物司空見慣,不會隨意降低標準。所以,蘇舜欽的文章也會如此帶有鬼斧神工的穿透力。然而,今天要證明蘇舜欽審美功底的,是他的一套房子。
在《清平樂》中,蘇舜欽賣掉公文的廢紙邀請同僚一同飲宴而遭到罷黜。這在歷史上確有其事,被稱爲進奏院獄。這件事直接導致了蘇舜欽前途盡毀,也被政敵利用打擊積極推行新政的親朋摯友。然而,電視劇中並沒有提到的是,蘇舜欽被罷官後,就離開了開封,來到了蘇州,並買下了一樁大宅子。
宋朝對士大夫十分寬容,蘇舜欽犯事後並沒有遭到肉體上的折磨。不過,當時宋仁宗的聖旨是“永不敘用”,這對蘇舜欽來說相當於政治生命的終結。因此,他在蘇州購買的房子,並非臨時的棲身之所,而打算隱居一輩子的,所以他一擲千金,花費了四萬貫錢。
要知道,宋朝文人有錢,可四萬貫也並非小數目。然而,這四萬貫還只不過是一處地基而已。這處地基本來是五代時吳越國廣陵王錢元璙親戚孫承祐的宅子,因爲相隔百餘年,木質結構逐漸腐朽坍塌,幾乎是一座廢園。
然而,蘇舜欽看中的是它依山傍水的清幽,造化鍾秀的靈韻。買下廢園後,蘇舜欽又斥巨資進行修繕,讓它充滿了文人士大夫的雅趣。特別是在潺潺流水之旁,他命人建造了一座亭子。曾經是皇帝近臣的他,保留着高潔的氣質。面對此情此景,蘇舜欽想到的是同樣遭遇的屈原在《漁父》中所寫:
因此,他將這座亭子命名爲“滄浪亭”。這個名字相當富有詩意,名氣也越來越大,以至於不光亭子本身,蘇舜欽所住的整個園林,都稱爲“滄浪亭”,蘇舜欽從此也自號爲滄浪翁。他還邀請歐陽修作客,寫下了《滄浪亭記》,歐陽修也即興揮毫作《滄浪亭》長詩。其中,歐陽修對滄浪亭的美景無不羨慕,感嘆蘇舜欽有眼光,只花了區區四萬貫就相中了這麼一塊好地:
各位看官讀到此處,應該就明白小珏所說蘇舜欽審美能力強的理由所在了。敢於一擲千金購買廢園,並讓它大放異彩,名聲從當時一直響到現在,蘇舜欽真可謂是房地產的高端操盤手。滄浪亭也由此成爲了蘇州四大園林之一。
蘇舜欽的眼光確實獨到,他去世之後,這座園林主人幾經更替,其中仍不乏當時的名流,比如說章惇、龔明就各居一半。到了南宋時,滄浪亭歸屬於大名鼎鼎的韓世忠,並被改名爲韓園。然而,從元末之後,滄浪亭的建築多次毀於戰火,早已不是蘇舜欽當年的模樣。只不過園內的假山和園外的池水依然保持了舊時光景,無聲地訴說當年的風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