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 何敏輝

11月17-18日,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微生態學分會第五屆第十三次全國學術會議在廣州隆重開幕。本次會議是國內動物微生態學術界的一次盛會,彙集包括李德發、印遇龍、金梅林等國內外知名專家以及企業技術研發和生產管理者等近400人。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關注生態環境與健康養殖、保障人類食品安全爲主題,圍繞動物微生態與腸道健康、微生態製劑、無抗飼料、替抗減排創新技術和產品等展開學術交流和討論。總結了近年來的動物微生態領域的研究進展和成果,介紹了應用微生態學理論和技術解決生產問題過程中所取得的先進經驗。

本次學術盛會由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微生態學分會主辦,華南農業大學、中山大學、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辦,農財寶典、新牧網作爲承辦媒體協辦。

大會主持人: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副院長謝青梅

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微生態學分會理事長、四川農業大學動物微生態研究中心主任 倪學勤教授 致辭

華南農業大學校領導 鹹春龍教授 致歡迎辭

中山大學 教授/博導/副理事長 曹永長 宣佈大會開幕

會議現場

據悉,動物微生態學是研究動物體內微觀環境中的正常微生物及其與宿主相互關係的微生態學分支。我國最早的動物微生態學實驗理論研究成果,來自於1983年四川農學院何明清教授、江蘇農科院方定一教授等關於仔豬細菌性下痢與腸內菌羣關係的研究。當時,隨着國家改革開放進程,大型畜禽場、養殖專業戶大批出現,抗菌藥物如抗生素被濫用,病原菌出現耐藥性增多的現象發生,何、方兩位教授的研究奠定了國內動物微生態學在減抗替抗方面的學術基礎。

然而,隨着養殖業的發展,抗生素濫用的問題愈發嚴重。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的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使用抗生素達16.2萬噸,其中52%爲獸用抗生素;在36種常見抗生素中,獸用抗生素的比例更是高達84.3%。而據歐盟預測,到 2050 年全世界因抗生素耐藥性等問題造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將達到 100 萬億美元。研發應用於養殖業中的替抗減抗產品和技術迫在眉睫。

今年1月,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規定,停止在食品動物中使用喹乙醇、氨苯胂酸、洛克沙胂等3種獸藥,這是國內禁限抗政策的一個縮影,也說明了國家在減抗替抗工作上的決心和行業趨勢。而能夠有效減抗替抗的動物微生態學相關領域的研究和成果轉化日益繁榮。

據統計,目前全國可生產動物微生態製劑的企業已超過400家(包括農業部批准生產的一類和二類產品企業)。我國市場上供應飼用微生態製劑品種繁多,包括單一菌劑和複合菌劑,年產量達15萬噸以上,年銷售額大約在20億人民幣,有幾家企業銷售額已突破1億元,產品年銷售額在3000萬元以上的達到數十家。根據目前國內飼料年生產總量和豬、禽、反芻和水產等動物的養殖總量來計算,國內微生物飼料添加劑的市場容量在180 億元至200 億元之間。

另一方面,隨着動物微生態學的發展和在生產上的應用,其更多的作用被發現。乳酸菌、酵母、芽孢桿菌等微生態製劑,抗菌肽、中藥製劑等無公害飼料添加劑等在生產上的應用,被發現能減抗替抗、提高動物的生產性能和免疫機能、降低料肉比等,在節省飼料原料的同時,減少動物對環境的糞污排放。而微生物應用於養殖場糞污發酵處理,可以變廢爲寶......

因此,隨着科研不斷深入、成果不斷轉化,我國動物微生態學整體學科將會有更大的發展與提高。當然,經過歷史的驗證,閉門造車的道路行不通,學術要有交流纔有進步。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微生態學分會第五屆第十三次全國學術會議的隆重召開,是動物微生態學科發展的一件盛事,對推動微生態學的教學、科研、科技開發、產業升級等有着重要意義。

會上,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德發,四川農業大學教授倪學勤等一批知名專家學者作學術報告,一次次碰撞,一場場思想的火花璀璨綻放,推動着動物微生態學科不斷向前進步。抗生素時代即將過去、輝煌的微生態時代已經到來!更多詳情,請留意《農財寶典》新牧網後續報道。

大會現場

參與本次大會的部分嘉賓:

本次大會受到了一批優秀的企業大力支持,其中包括本次大會的晚宴冠名贊助單位:福建洛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特別協辦單位:廣東雅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越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億盛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江蘇恆豐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物源生物技術(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廣東高山動物藥業有限公司;廣東希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普維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深圳市百科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潤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東溫氏大華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鑫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廣州養牲保生物藥品有限公司;北京科潤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清遠八蚨生物有限公司。

會場礦泉水贊助單位:江西派尼生物藥業有限公司。

贊助企業展位現場交流:

(更多會議報道,請繼續關注新牧網)

南方農村報、農財寶典、新牧網原創稿件文圖,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嚴禁轉載、摘編或建立映像。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編輯部電話020-83003429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