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市场就有风险,对此当地也有“一年买红籽,两年买绳子,三年吊脖子”的说法,尽管如此,文山人对种植三七还是充满了热情。可以说,特殊的山水给了文山人一份特殊的馈赠,种植和买卖三七让很多当地人都富裕起来。

文山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面积3064平方公里,北回归线横穿全境。文山四季气候宜人,有很多独特的资源和物产,其中最让文山人引以为傲的是当地的独特物产——三七。
三七是云南白药、片仔癀、复方丹参片等很多知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文山三七誉之为“金不换”,当代医学专家则称“人参之王”、“南国神草”,其质量和效果得到广泛认同。
那么,为什么最优质的三七只在文山能种出来呢?
【历史悠久】
三七是中药中唯一用两个数字来作为名字的药材,之所以称为三七,不仅是因为每株三七都是三枝七叶,而且还因为三七的生长周期是3到7年。文山种植三七历史最为悠久,人工栽培已有400余年。
目前全国有500多家制药和保健品、化妆品企业都在用三七做原料,而文山三七不仅质量好产量也高,产量占到中国总产量的90%,因此被誉为“三七花开的地方”。
【自然条件】
三七是享誉国内外的名贵药材,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在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有奇效。只是三七对生态环境有着特殊要求,适宜种植的地区仅分布于六诏山脉下的很小一部分,而文山自然气候得天独厚,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正适合种植三七。
其他地方也曾引种过三七,但无论外观性状还是内在质量,都不敢和文山三七相比,相差不是一星半点。
【轮作种植】
三七的种植必须轮作,就是说一块地种植三七后,要等10年至15年以后才能再种三七,否则会有严重的病虫害。
三七喜欢沙质土,粘泥的还有酸性土质都不适合。有了沙质土还不够,还得看湿度,有经验的种植户在选地时会先抓一把土,如果是散的就可以种,如果抓起来湿度太大,就要在天晴的时候晒,晒干了再种。
【三七市场】
文山被称作是“三七之乡”,很多人来到文山必定要逛逛“中国文山三七国际交易市场”。三七交易场面火爆,很多卖家一出现,就会被买家团团围住,讨价还价。有人买三七的时候会用牙咬一下,主要是检验三七的干燥程度,越干越好,不干的话存放时会变质。
在这里,每个交易的人都小心翼翼,地上的三七看似不起眼,却浑身上下都是宝,三七根、三七花、三七叶子都价格不菲,甚至现场加工后撒落在地上的碎末儿都有人收集起来带走。
在这里不妨普及一下关于三七的知识,三七当中皂苷含量最高的部分是三七芽下面的一段,也就是连接大根和茎的部分,最好的成分都集中在这里,价格相对要高,行家称之为“芦头”、“小指根”。
三七的交易是按“头”来计算,头数指的是每一市斤三七中三七的个数,一般来说,头数越少,三七个头越大,质量越好。
可以说,特殊的山水给了文山人一份特殊的馈赠,种植和买卖三七让很多当地人都富裕起来。如今三七市场每天都会接待3000至5000位客人,成交金额达上千万元,特别是周日的时候成交量最大,成交金额常达到上亿元。
熙熙攘攘中,很多卖主蹲在一小堆三七前迎接人来人往,其中不少卖主已经是百万富豪、千万富豪,只是他们大多衣着朴素,要多低调有多低调。
有市场就有风险,对此当地也有“一年买红籽,两年买绳子,三年吊脖子”的说法,尽管如此,文山人对种植三七还是充满了热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