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作者)

首先,我們來看下味精的歷史,味精是1908年日本人池田是從海帶中提取出穀氨酸,隨後向穀氨酸中加入鈉後,穀氨酸變成了粉末狀物質,即穀氨酸鈉,可以增加食物的鮮味,味精也從此遍及全世界,出現在了家家戶戶的餐桌上。

味精有毒的說法是始於1968年美國Kwok博士向新英格蘭醫學報描述了他每次在美國的中餐館用餐後出現的奇怪反應並將其歸咎於味精,後在1995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授權美國實驗生物學會聯合會對味精是否有害進行了研究,把味精歸爲一般安全級別。

雞精不是從雞身上提取的,它是在味精的基礎上加入化學調料製成的。由於核苷酸帶有雞肉的鮮味,故稱雞精。雞精中除含有穀氨酸鈉外,更含有多種氨基酸。它是既能增加人們的食慾,又能提供一定營養的家常調味品,所以逐漸取代了味精,並不是因爲味精有毒。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