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我们所指的万里长城,大多指的是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长达2万1千多公里的明代长城。没有亲自登上过长城的人,无法想象它是怎样的壮美,更无法体会它对于内心的那种强大震撼力。长城以城墙为主体,结合大量的城、障、亭、标等建筑形态,综合烽燧、戍堡、敌楼、营城、卫所、屯兵营地等各种军事配套工事于一体的大型综合防御体系,在漫长的岁月里,守卫着我们的家园。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的金山岭长城,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由大将徐达主持修建,是现今保存最完好的一段明长城,被很多专家称为是“明长城之精华”。依山设险、凭水置塞的金山岭长城,依山势起伏而蜿蜒曲折,高低隐现,盘桓守卫于崇山峻岭之间。它的气势磅礴和壮美雄浑,是八达岭、山海关等很多著名长城难以媲美的。

金山岭长城,海拔约700米,西起古北口,东至望京楼,全长10.5公里,视野极其开阔。这里既有修旧如旧的完整长城,也有荒芜残垣的野长城,一年四季都有无可比拟的壮美景色,因为离大城市比较远,这里游客稀少,是很多背包客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非节假日经常会出现一人独享长城的奇景。

长城的雏形初现于西周时期,经过2000多年来历朝历代延续不断修建、完善、加固,如今蜿蜒在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嘉峪关,玉门关,雁门关,居庸关,山海关等长城上众多的关隘也都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千古名句。

春秋战国时期,饱受以匈奴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劫掠骚扰的秦、赵、燕三国为了保卫家园、保护人民,陆续在北部边境开始修筑防御工事“拒胡长城”。完成了大一统之后,秦始皇先是修缮和连接起秦、赵、燕三国的“拒胡长城”,后又修建了一条西起临洮东到辽东,长达一万余里的更加坚固的长城。于是,历史上第一次有了“万里长城”。

由于地势低缓,金山岭在战略角度上属于“易攻难守”类型,于是金山岭长城的军事防御体系便修建的极为强大,各种配套工事也极为罕见的综合。雄城起伏似钢墙铁壁,敌楼林立如神兵守卫。城墙十分厚实坚固,烽火台则巍峨高大,沿线设有关隘5处,烽燧3座,要塞和敌楼更是星罗棋布多达158座之多。

这些楼台形式各有不同,楼墩有方形、扁形、圆形等,楼顶有船篷、穹窿、四角和八角钻天等形状,此外还不多孔眼的了望台,以及长城沿线罕见的库房楼等。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瞭望台、炮台、战台、雷石孔、射孔、障墙、垛墙、挡马墙和屯兵营地等,步步设控,层层设防,力求固若金汤。

登上金山顶,眼前的景色雄奇而壮阔。脚下群山巍峨,蜿蜒起伏的长城和烽燧犹如一条巨龙,远处是隐隐可见京城城廓,那些破败的墙垣和风蚀的砖石,都在诉说着曾经的铁骨铮铮和岁月峥嵘,心中瞬间就激荡起壮怀激烈的情绪,对先辈的感佩之情随也油然而生。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凭借着自己的勤奋、智慧和不可思议的想象力创造出许多震古烁今的伟大工程。古代的紫禁城、兵马俑、莫高窟、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现代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和三峡大坝等等每一项都堪称神奇和伟大。在他们之中,长城,有着最不可思议的堪称奇迹的浩大程度。即使是在有着各种现代化重型作业机械的今天,长城也依然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庞大工程。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长城作为军事工事早已失去了昔日崇高的地位和无上的荣誉,也无法抵御近代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但是,长城依旧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堡垒。“万里长城永不倒”,是古代人民智慧的体现,是华夏文明辉煌灿烂的象征,是中国的世界名片,是中国人心中最坚定的信念。长城,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的骄傲和自豪,也是中国人留给这个世界和全人类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