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之音江蘇訊 2018年11月17日上午,首屆高淳道教神像畫保護和發展論壇在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拉開序幕。此次論壇以弘揚道教文化,促進道教文化交流與合作爲宗旨,由江蘇省道教協會指導,南京市高淳區道教協會主辦,上海繪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協辦,高淳區遊子山真武廟承辦,昊天文化茅山法旺堂支持舉辦。

江蘇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周偉文,中國道教協會副祕書長、江蘇省道教協會會長楊世華道長,宗教文化出版社社長任繼春,江蘇省政協民宗委副主任李麗珍,南京市民宗局宗教處一處處長金宗澤,《中國道教》雜誌原執行主編王宜峨,香港國際道教文化協會會長王有德,高淳區委統戰部副部長李劍鴻等有關領導、教界人士、專家學者、企業家、媒體代表120餘人參加了開幕儀式。

開幕式首先奏國歌,全體與會人員起身肅立。

論壇代表上海繪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監王琛道長髮言

高淳區委統戰部副部長李劍鴻致辭

楊世華道長在致辭中強調了此次論壇的舉辦對於道教神像畫保護和發展的里程碑意義並細緻介紹了高淳道教神像畫的發現、整理和保護的歷史,以及道教神像畫在現代的傳承和發展。道教神像畫不僅有着較高的文化價值,而且具備一定的社會教化功能,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周偉文指出,道教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淳道教神像畫是具有思想性、道德性、文化性的宗教藝術品,是歷史的見證,爲江蘇歷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他還就神像畫的保護工作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要保護好、研究透,要以系統的思維和規劃做好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並納入道協的工作議程。二是要亮名片、樹品牌,打造高淳道教的文化品牌,讓神像畫走向全國。三是傳承歷史、造福當代,深入挖掘其中蘊含的優秀文化,爲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開幕式結束後,全體領導嘉賓合影留念,並參觀了高淳道教神像畫的展出,各位領導嘉賓親臨現場,實地感受道教神像畫的豐富文化底蘊與藝術魅力。

下午,首屆高淳道教神像畫保護和發展論壇召開學術研討會議。

任繼春社長探討了宗教與藝術的關係

王宜峨老師深度解釋了什麼是水陸畫及其發展史

會議圍繞“保護、弘揚、傳承”的主題,從道教神像畫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道教神像畫的傳承與保護、高淳道教神像畫發現的重要意義三個方面展開討論。15位專家學者和教界人士各抒己見,爲高淳道教神像畫的保護和發展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建議。

楊世華道長主持了論壇閉幕儀式。在閉幕式上,王宜峨老師對會議論文進行了精練、扼要地點評,並作出三點總結:一是首屆高淳道教神像畫保護和發展論壇的召開體現了道教界認識到了道教神像畫的重要意義;二是體現了道教界和文化界在道教神像畫問題上已達成了重要共識;三是希望在今後能聯合各地博物館、道教宮觀和民間收藏者等多方力量,共同推動道教神像畫的信息化、創新化傳承與發展。

高淳道教文化源遠流長,早在西晉時,境內已有道教宮觀,到明清時期宮觀已遍佈全境。高淳道教神像畫自上世紀80年代末被發現以來,引起了宗教界、文化界及社會有識之士的關心和重視。高淳道教神像畫由明清時期民間畫師所繪,分爲神軸和鬥牌兩種,共339幀,這些畫經過修復,保存完好;是目前國內保存數量較多併成系統性的道教文化遺產之一。

(道教之音現場報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