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滸傳》一書,“智取生辰綱”是一個非常精彩的部分。即使是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解讀,也能獲益良多。

晁蓋等七人之所以能夠成功劫取生辰綱,首席策劃師吳用的智謀顯然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僅僅靠智謀高超、策略得當就能成功嗎?顯然不是。作爲對比,來看失敗一方的領導者楊志,也並非沒有精明的頭腦,而是有着較高智商的。

楊志之“智”着重體現在他未領任務先約法三章:

一要一切行動皆聽從楊志“提調”,特別提到了“要早行便行,要晚行便晚行,要任便住,要歇便歇”,這是楊志這個老江湖的經驗教訓;二要“只做客人的打扮行貨”;三要梁中書直接與老都管和虞侯吩咐,避免因互相掣肘而引發內訌這一原則,在一路上也基本得到了貫徹。

押運生辰綱的隊伍爲什麼最終失敗呢?在老王看來,根本原因在於三點:一是用人不當,二是領導結構太複雜,三是團隊內部缺乏有效的溝通。

一、用人不當,團隊遭殃

過去,讀者總覺得楊志應該負全部責任,把責任歸結爲楊志性格的缺陷,一方面精明強幹,另一方面粗暴蠻橫;一方面江湖經驗豐富,另一方面急功近利。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吳用計謀高妙,無懈可擊。

如果說這是失敗的主要原因,那麼該負主要責任的是梁中書——用人不當。管理學家羅賓斯認爲:團隊就是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個體,爲了特定目標而按照一定規則結合在一起的組織作爲兩個團隊(姑且稱爲護寶隊,以楊志爲代表;奪寶隊,以晁蓋、吳用爲代表),護寶隊存在重要的問題。一個高效的團隊應該具備清晰的目標、一致的承諾、恰當的領導、相互的信任、良好的溝通以及內部支持和外部支持等以此標準考量,這是護寶隊失敗和奪寶隊成功的根本原因。

兩個團隊都有明確的目標,護寶隊的目標是將生辰綱平安地送到太師府:奪寶隊的目標是將“不義之財”奪下分發給百姓。承諾一致的特徵表現爲對羣體目標的奉獻精神,願意爲實現這一目標而調動和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不難發現,護寶隊雖然目標是一致的,但是團隊的每一個人都各懷心事,只有楊志一個人是真心誠意、盡心盡力地爲護寶隊奉獻。老都管不僅目光短淺,而且到處擺奶公的架子。雖然有梁中書的訓誡,但是從內心裏瞧不起楊志,“量你是個遭死的軍人,相公可憐,抬舉你做個提轄,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職,值得恁地逞能”。兩個虞侯也充滿了抱怨。即便是楊志有天大的本領,也是白搭。相比之下,奪寶隊則是互相配合,分工明確,齊心協力,成功地奪得了生辰綱。

一、領導太多, 管理必亂

護寶隊的領導有點複雜,最大的領導然是梁中書,直接的名義領導是楊志,但是護寶隊的實際的潛在的領導人是老都管,一方面由於他的身份特殊,另一方面他是最大領導派在楊志身邊的監督。老都管應該成爲連接楊志和虞侯以及衆軍士的橋樑。起初,老都管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隨着事件發展,他越來越看不上楊志的行爲,並逐漸走向了楊志的反面,成爲了楊志決策執行最大的障礙,這直接導致了互不信任,形成了護寶隊內部的矛盾,最終導致護寶失敗。

而奪寶隊的直接領導是晁蓋,直接的策劃者是吳用。晁蓋以及衆兄弟信任吳用,晁蓋和吳用的正確決策得到全面的執行,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使吳用的妙計得以實現,最終奪寶成功。

三、溝通不暢,人心渙散

應該說這個團隊的實力一點也不遜色奪寶隊。首先楊志熟悉江湖規矩,武藝高強,手持寶刀,出發之初就將一路可能遇到的麻煩做了全面的評估。其次有梁中書的大力支持,還有三個副手:一個是威信高的老都管,另外兩個是有些武藝的虞侯。可以說護寶隊處處佔得先機,然而作爲領導人的楊志缺乏有效的溝通,這是護寶隊失敗的最重要原因。如果按照楊志的設想進行,恐怕吳用等人只能等着失敗,或許壓根兒就斷丁念想。然而楊志恰恰忽略了溝通,給了對手以可乘之機。

第一,那些普通軍士,做着最累的活,楊志一不講清利害,二不體恤下情,一味地“輕則痛罵,重則藤條便打”。軍士們不理解楊志行動的用意,涼快不走,熱了再走,累得要死還要挨藤條抽打,這些做法直接導致了下層的不支持。

第二,兩位虞侯在梁府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主兒,他們壓根兒瞧不起楊志。楊志也不給予他們任何權力,根本不與他們溝通,再加上這兩個人不瞭解江湖的險惡,最終變成了楊志決策執行的累贅。

第三,老都管是這個團隊裏的隱性領導。起初,他只是執行梁中書的吩咐,“休要和他彆拗”,由於楊志的決策缺乏與實際領導的溝通,促使老都管走向了楊志的對立面,成爲了楊志正確決策執行的最大障礙。最終護寶隊分裂成兩股勢力,作爲直接領導者的楊志成爲了最勢單力孤的一方,這樣就給了對手以可乘之機。

相反,奪寶隊注重溝通。不僅主要領導和決策者清楚行動的主要目標,而且全體人員清楚地瞭解計謀的全部內容,分工明確,落實到人,這樣便於實施配合,酒中下藥就是這種良好溝通的完美表現。

總而言之,智取生辰綱,楊志等人不僅敗在吳用等人絕妙的“智取”,更重要的是敗在團隊本身,也就是說,在這個團隊組建之初就預示了失敗的必然,當今講究合作,重視團隊精神,如果能從“智取生辰綱”中吸取一些教訓,懂得一些借鑑是非常有益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