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諸葛亮分兵北上前往上邽,擊敗了郭淮等人的守軍,然後趕在司馬懿大軍到來之前,大肆收割上邽城附近的麥子。但是戰果確實,諸葛亮大敗了司馬懿,據《資治通鑑》記載,。

曾經,我認爲諸葛亮生性謹慎,平生不曾弄險。這樣的想法,可能是從讀《三國演義》時就已經產生。在《三國演義》第95回,諸葛亮用空城計退卻司馬懿大軍後,曾經說道,

此人料吾生平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疑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

後來隨着對於三國更多的瞭解,有感諸葛亮確實是個謹慎的人,但絕對不是一個不曾弄險的人。自打他決意出茅廬跟隨劉備興復漢室,便將自己置身危險之境。在用兵上,諸葛亮也曾用險,其中有一次,他的對手是司馬懿。而這恰恰是諸葛亮與司馬懿的第一次正式交鋒,這要從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說起。

諸葛亮 

公元231年,通過第三次北伐,諸葛亮收復了武都郡,他經由武都郡,很快就到了天水郡。據《晉書》記載,

諸葛亮寇天水,圍將軍賈嗣、魏平於祁山。

諸葛亮把祁山給包圍起來,祁山對於曹魏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地方,祁山扼守着前往上邽的道路,上邽歷來是隴右的戰略要地。據《三國志明帝傳》記載,曹叡曾經說,

先帝(曹丕)東置合肥,南守襄陽,西固祁山,賊來輒破於三城之下者,得有所必爭也。

諸葛亮隴上割麥

對於曹魏來說,祁山不能丟。當時恰逢曹真過世,司馬懿奉曹叡之命,從荊州前往長安,成爲關隴地區最高軍事長官。面對祁山被包圍的情況,司馬懿不能坐視不理,派遣費耀、戴陵領4000人幫助郭淮守上邽,自己率大軍去援救祁山。

第四次北伐前期 

這個時候,諸葛亮做了一件與時間賽跑的事情。據《漢晉春秋》記載,

遂進。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於上邽。郭淮、費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麥。

諸葛亮分兵北上前往上邽,擊敗了郭淮等人的守軍,然後趕在司馬懿大軍到來之前,大肆收割上邽城附近的麥子。這一舉措一來充實了蜀漢軍中的糧草,二來削減了曹魏軍中的糧草,此消彼長,這將有利於諸葛亮進行持久戰。在割完稻子後,諸葛亮也不做停留,放棄攻打上邽,趁着司馬懿大軍到來之前撤回。

隴上割麥 

諸葛亮以身涉險

諸葛亮撤回後,繼續圍攻祁山,這是一手圍點打援的戰術。和諸葛亮在第三次北伐中,攻打陰平、武都的戰術如出一轍。這樣的戰術司馬懿自然能夠看出來,他將大軍行軍到祁山東北的滷城一帶,與諸葛亮軍形成對峙,就地建造營寨。

當時張郃曾建議司馬懿進攻諸葛亮,但是被司馬懿拒絕了。司馬懿的做法也是有道理的,

畢竟大軍從長安行軍幾百裏到了滷城,將士疲憊需要稍作休整,貿然進攻,有被諸葛亮以逸待勞擊敗的風險;

另外由於大軍就在祁山附近,與被包圍的祁山形成掎角之勢,這會鼓舞城中守軍,而且諸葛亮也難以全力攻城,起到牽制諸葛亮的目的。

司馬懿 

諸葛亮希望能夠圍點打援,但是司馬懿原地固守,這自然不是他想要的。爲了讓司馬懿來進攻,諸葛亮做出一個讓人不解的決定。他撤離祁山圍城的部隊,讓大軍收縮在滷城大營。於是祁山之圍被解除,祁山守軍反過來可以同司馬懿大軍形成對於諸葛亮部隊的合圍。

作戰講究要立於不敗之地,而諸葛亮的這一行爲,是在以身涉險。歷來腹背受敵、兩面夾擊都是非常危險的境地,糧草被斷並且孤立無援,非常容易導致軍心大亂,而被敵人擊敗。當初馬謖也這麼幹過, 在山上駐軍結果被張郃圍住,斷絕水源後導致軍心大亂,導致一舉被張郃擊敗。

司馬懿 

諸葛亮將自己置於被包圍的險境,另曹魏將士非常興奮,感覺一舉殲滅諸葛亮的時候來了。這個時候的司馬懿,反而顯得比較冷靜,這也是司馬懿作爲名將的體現,據《晉書》記載,

賈栩、魏平數請戰,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宣王病之。諸將鹹請戰。

賈栩、魏平就是之前被包圍在祁山的守將,在面對司馬懿的拒絕後,嘲笑司馬懿“畏蜀如虎”。司馬懿沒有辦法,開始裝病,結果衆將還是不依不饒,請戰攻打諸葛亮。

司馬懿原本想的應該是將計就計,諸葛亮讓自己被包圍,那就圍而不攻,讓諸葛亮軍心自亂。但是後來衆將請戰,加上諸葛亮剛從上邽得到很多糧草,自己的糧草反而不夠充實,拖下去反而對自己不利;加上諸葛亮確實腹背受敵,這歷來是對於進攻方十分有利的,於是司馬懿決定進攻諸葛亮。但是戰果確實,諸葛亮大敗了司馬懿,據《資治通鑑》記載,

懿乃使張攻無當監何平於南圍,自按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吳班逆戰,魏兵大敗,漢人獲甲首三千。

滷城之戰 

可以看出來,諸葛亮當時讓王平守南邊,自己同魏延等人等北面。結果王平率領的無當飛軍守住了張郃的猛攻,正面戰場諸葛亮擊敗司馬懿,獲得甲首三千。甲首不是普通士兵的首級,一般指小頭目的首級,如果以伍長計算,諸葛亮部隊的斬獲人數超過1萬人,這的確稱得上是大敗了。

後來,諸葛亮因爲李嚴糧草不濟而撤軍,爲防止曹魏追擊,在木門道進行設伏。張郃受司馬懿軍令,不得以來追擊諸葛亮,結果被諸葛亮埋伏的弓箭手射中右膝而亡。

張郃 

諸葛亮爲了實現一定的目標,也是會弄險的。這一戰中,爲了讓司馬懿進攻自己,諸葛亮不惜以身涉險陷入腹背受敵的險境。在同司馬懿的交戰中取勝,可見諸葛亮治軍嚴明是很有用的。諸葛亮的治軍,讓他對於部隊有很強的統御能力,即便身陷包圍圈,部隊仍具有強大的戰鬥力,故而擊敗了司馬懿。

司馬懿在這一戰後,必然會對諸葛亮的軍事能力有更加清醒的認識,在後來的第五次北伐時,任憑諸葛亮如何挑釁,司馬懿只是堅持固守,拒絕應戰,這可能和這一戰造成的陰影有關。而那些曾經嘲笑司馬懿“畏蜀如虎”的將領,在經歷滷城之戰後,怕是也笑不出來了。

(文參考文獻,《三國志》、《晉書》、《漢晉春秋》、《資治通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