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寫完了安可棄的下場後,蒲松齡先生就在後面寫了這麼一段評語,原文上說“悍妻妒婦,遭之者如疽附於骨,死而後已,豈不毒哉。但,自古以來,敢把女人比作毒藥,寫得最好,並且最不怕得罪女人的,還得說是隻有蒲松齡這個人。

大家好,我們的小楠姐聊生活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我曾採訪過說評書的陳先生,問他爲什麼很少去演譯像馬介甫、邵九娘等這樣的作品。他回答我說,類似的作品其實真不容易評,而且也很少人喜歡聽。女觀衆還好一些,至少聽着沒什麼,但有很多男觀衆就不是那麼喜歡了,本來也沒什麼,但是聽着聽着就會莫名窩火,看他們那難受勁就不用提了,因此就很少去選擇這樣的作品了。
後來,我也親身體驗過一次,他說的確實是有些道理。故言是單陰不長,孤陽不旺。在蒲松齡先生的筆下,但凡有一個悍婦就對應着有一個懦弱的丈夫。喜歡聊齋的各位,就比較清楚他老人家一貫的作風了。好傢伙,書中那些情節是有多殘忍就寫多殘忍,手段要多冷酷就描述得多冷酷。那種種極端虐待過後,倘若又與圓筆結局相對比,卻又讓人感到文中無比的生動形象、並引人深思。
可以說,自古以來,敢把女人比作毒藥,並且最不怕得罪女人的,那還得說是蒲松齡先生。
雲蘿公主告知安大業,言明他們夫妻的命運以第一次見面時的三盤棋就註定了。前面兩盤對局暫且不提,單說這第三盤。是安大業共落黑子二百五十七,最後輸了一子。而且這盤棋是婢女樊英替公主陪安大業下的。因此,由婢女樊英替雲蘿公主生孩子一事就對應上了,所以雲蘿公主和安大業就只能有一個孩子,那就是大兒子--安大器。
雲蘿公主說明這第二個兒子是天生豺狼之心,如果安大業執意要強留下來,那最後就會命喪他手。當時安大業沒聽,還是固執地要養活這個安可棄。雲蘿公主也是心有不忍,於是又留下了一些話囑咐安大業。說要是想留住安家的產業,保住名聲性命,日後就要幫安可棄娶這麼一個老婆。但這個媳婦不能隨便娶,只能娶天后廟旁桂花巷裏面的姓侯人家的女兒,這位貧民之女生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在左肋下生有贅肉。只有如此一般,方能保安家全身而退。
安大業最後自然是沒有完全聽雲蘿公主的,最後真被安可棄活生生給氣得腦中風癱瘓了。直到臨死之際,纔給兩個兒子分了家,最後還要大公子安大器發下誓言,他死後一定要在合適的時候,幫弟弟安可棄娶這個侯家女做老婆。
最後老大完成了老父親遺願,幫弟弟安可棄把侯家小女安侯氏娶了過門。不曾想,時年方十六的安侯氏就真的管住了安可棄,什麼把孩子扔在牀上抄起菜刀就砍,什麼彎弓射夫等等描寫得非常精彩。最後把心忍手辣、喫喝嫖賭樣樣精通的安可棄治得是服服帖帖。
寫完了安可棄的下場後,蒲松齡先生就在後面寫了這麼一段評語,原文上說“悍妻妒婦,遭之者如疽附於骨,死而後已,豈不毒哉!然砒、附,天下之至毒者,苟得其用,瞑眩大廠瘳,非參芩所能及矣”。
這段評語怎麼樣去理解?意思就是說,這些彪悍、狠毒、嫉妒心強烈的女人。如果招惹到她們,就像碰到毒藥一樣,並且毒性會深入骨髓,直到病入膏肓,無藥可醫這麼可怕,就算是死亡也沒那麼嚴重。
文中蒲松齡就拿這種女人比作是至毒之物,可是他後面接着又說了。但是,就算像砒霜、鴆毒這樣的天下最毒的東西,只要用對了地方,那就是以毒攻毒,多大的病也會藥到病除。在這種情況下那就不是人蔘、芩芝這些大補的寶物能夠比得上的了。
各位,這就是蒲松齡寫聊齋最有趣的地方了,只有短短兩行字,但就是這麼耐琢磨。要說一般的書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多餘的旁白和贅言,但是蒲松齡寫聊齋,還真沒有!而這也是我爲什麼那麼喜歡評聊齋的原因之一,他老人家雖然惜字如金,但也確實用得神妙無比。
在這裏並不是刻意去虛捧聊齋,我自認也翻閱過不少名著文獻。但,自古以來,敢把女人比作毒藥,寫得最好,並且最不怕得罪女人的,還得說是隻有蒲松齡這個人。
注:圖片來源於桑麟康先生聊齋繪畫本,特此鳴謝!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