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云龙侃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历史上每一个朝代的兴起,都有他们背后所能代表的先进性。
因为,一个朝代的建立,必然是有相当数量的人和相当数量的资源支持才能成功的。
同样的,一个朝代的没落,也因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落后了,所以导致统治的根基产生了动摇,最后走向衰落甚至灭亡。
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秦朝、西晋和唐朝因为承袭某些旧制度,而导致统治根基动摇甚至崩溃的例子。
那么什么是戍边制度呢?
用大白话讲,你一个国家是有边界的,边界之外可能有对你虎视眈眈的敌人,如果敌人来犯,你不能有效防守反击的话,国家就要灭亡了。所以,戍边制度就是,让一些符合条件的人去戍守边疆的制度。
秦国还没统一六国,完成大一统之前,在各个国家就已经存在了戍边制度。各国国民兵役规定,符合条件的征兵需要到边疆戍守3天,一切费用自理。
在统一的秦帝国建立之前,各个诸侯国的国土面积虽然各有不同,但都比较小,方圆百里就可以算是大国了。因此,征兵从国土中部出发,只需要半天路程就可以到达边疆,来回不过五天。因此,戍边不算是一件苦差事,只要带够干粮就可以。
但秦帝国统一以后,似乎没有与时俱进地考虑这个问题,还是让老百姓戍边3天。但此时国土辽阔,路途往返就得半年以上。你不去又不行,迟到也不行,因为严刑峻法会惩罚你。
国家体制变了,国情变了,戍边制度却没有变化。于是,才有了陈胜吴广因为去往戍边途中遇到暴雨被困,不能及时到达,最后在大泽乡揭竿起义的事情。
这是制度不符合国情的典型事例。
陈胜讲的那句:
其实就是一种无奈绝望之中的爆发。
【九品中正制】原本是曹魏集团的吏部尚书陈群,制定出来的为国家选贤举能的制度。
当时考虑到东汉灭亡,中央集权已经名存实亡,中央对于地方的了解程度与联系程度已经大不如先前时期的汉朝。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以陈群推出了【九品中正制】,让各个州和郡选出最有才有德的人士,让他成为大中正和小中正,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最后由中央分发调查表,将人才分为九等,通过不同的评价等级,决定其人的任免。
上品:上上、上中、上下。
中品:中上、中中、中下。
下品:下上、下中、下下。
小中正在协助大中正筛选和评定品级之后,呈交中央吏部,为朝廷的官员升迁和罢黜提供了一种客观有效的标准,加强了地方与中央的联系,缓和了和世家大族的关系,使得曹魏集团拥有了足够的治国人才,最后统一了三国。
但是,到西晋司马集团执政之后,规定只有州才能推举大正中,州以下的郡的小中正只能由州级别的大中正荐举(内定)。如此一来,虽然依旧是【九品中正制】,却再也没有了郡县地方实干人才出人头地的机会,所有求官之人和想要升迁的官员全往中央跑,官场阿谀之风盛行,只求政绩,不办实事。
而州郡的中正职位几乎被中央豪门氏族控制,致使任人唯亲,官场腐败。可以说是肥了中央豪门世家大族,却哭了那些怀才不遇的寒门子弟。
正是这些豪门士族逐渐形成的集团势力,给西晋埋下了灭亡的祸根。
唐朝时,为了行使中央对地方政府的监察,设立了中央机构御史台,其中有左右御史,左御史监察朝廷中央政府,右御史监察州县地方政府。监察地方政府的中央官被称为“观察使”,其地位要高于地方最高一级的长官,地方官常被压制。
而这种中央官如果到了边疆军事重地,便成了所谓的“节度使”,听着很耳熟吧?
没错,就是安禄山的那个节度使!
节度使所拥有的权力更甚,可以管理财政,指挥军事,甚至用人之权也在节度使的掌握之中,如此长期驻守某地,必然形成游离于中央政权之外的势力。
安史之乱,及由此产生,且安史之乱之后,此种局面更加严重。
但其实,这种事情在汉朝就已经发生了,东汉时期,为了维护地方稳定,镇压农民起义,设立了州牧的官职(全国是十三个州,一百多个郡),其地位高于各个郡的太守,常驻各地,掌握一州的军权。
我们在三国里面经常听到的,【荆州牧】刘表,【冀州牧】袁绍,就是所谓的州牧。可想而知,如此大的权力,有没有中央的管制,长此以往,必然形成割据势力。中央权力被削弱,最后便走向衰落。
而唐朝没有吸取这个教训,在地方过度放权的这个问题上马失前蹄,最后走向毁灭。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