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對孩子充滿了無限期待和希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花很多的心思來教育孩子,特別是孩子的媽媽,會學習很多的育兒方法,也會通過不同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將來有出息。

但很多時候,教育小朋友可能並不是方法的問題,而是父母自身的問題。

有一種母親,很難教育出優秀的孩子,而且還沒意識到自己的教育方法,已經對孩子造成了負面影響。

“專制”,孩子漸漸變的悶悶不樂

茵茵的孩子上小學了,在茵茵的觀念中,教育孩子要硬氣一些,這樣孩子纔會聽話。孩子也逐漸變的很聽話,什麼事情都按照茵茵的想法來做,茵茵很開心,覺得這樣孩子就會越來越優秀。

但過了段時間,學校老師找茵茵談話,說孩子總是悶悶不樂的,也不願意和老師同學交流,

學習也拖拖拉拉,不主動,茵茵想了想,是不是自己太強勢了。

小歡喜:宋倩強勢,女兒英子中度抑鬱

事實上,這種情況在很多家庭中都存在,比如剛剛播出的《小歡樂》。宋倩和喬英子的母女都處於這樣的狀態。宋倩一直關心這位英雄,並以愛的名義使英子服從。這種軟威脅使英子逐漸不愛學習,不專注,不愛與老師和同學交談,最終被診斷爲中度焦慮和抑鬱。

其實有很多母親都有這樣的問題,但是他們並沒有覺得自己做的不對,相反還會覺得,自己有人生經驗,可以讓孩子少走自己走過的彎路,而且自己是愛孩子的,還不都是爲了孩子好。就這樣很多母親都以這樣的藉口和方式來強迫孩子做這樣的事情。

一旦孩子對媽媽的命令有任何的質疑、猶豫或者反抗,要麼會被媽媽嚴厲的懲罰,要麼會繼續以愛爲名嘮叨孩子,直到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但這樣也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1、孩子難以獨立

這樣的母親一般性子比較急躁,教育孩子也很強勢,很多時候,如果孩子做事磨蹭,或者不符合自己的意願,就會很着急,然後直接幫孩子做,幫助孩子儘快解決,同時還會埋怨孩子笨等,這樣不僅不能鍛鍊孩子獨立起來,還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影響孩子性格發育。

2、孩子會變的自卑

家長和孩子之間應該是互相尊重且平等的,但有些家長就要求孩子必須要聽家長的,經常以命令的口吻和孩子說話,這會讓孩子覺得很不舒服。慢慢的,時間長了,就會讓孩子感覺到很自卑,之後就會習慣於這種自卑的感覺,無論面對誰,都會很卑微,這很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3、孩子會變的越來越消極

父母過於強勢,孩子不得不聽從父母,但是這並不代表孩子是不想反抗的,孩子的心裏還是很不情願的,只是不敢做什麼,不敢表現出來。

雖然孩子表面上看起來很乖巧,但內心卻十分糾結,由於一直以來反抗無效,就會讓孩子對於一些事物等不再有自己的想法,慢慢的就會變的非常消極。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尤其是媽媽,非常強勢,對待孩子,經常以爲了你好,媽媽是最最最愛你的人等等的話,讓孩子聽自己的話,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做事,導致孩子漸漸變的沒有想法,完全依賴家長,等到長大後,只要遇到什麼事情就趕緊去找父母,自己不知道該怎麼辦。

父母可以轉變一些思想觀念,儘量給孩子一些獨立的空間,讓孩子去經歷一些事情,有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還小,自己需要爲孩子做些事,但實際上,是父母對於孩子的離不開,父母是在依賴孩子。

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做自己感興趣的喜歡的事,讓孩子和自己都減緩依賴,這樣對孩子對家庭都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