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陶虹從自己與媽媽的關係中,徹悟女兒的成長,集智慧與美麗並存

看了少年派感受到了孩子在上高中的時候,爸媽的各種糾結,看了小歡喜同樣給了更多的家庭這樣的一個疑惑,在家裏還沒有中學生的家庭裏,大家不免產生一種困惑,中學生到了一定的階段真的是和父母完全處在兩個世界,無法相互理解嗎?

其實真的是這樣,在小歡喜裏,演媽媽宋倩的小陶虹與女兒英子的各種糾結,一個管制型,一個付出型的媽媽,在愛的名義裏,爲女兒付出一切,卻沒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那種漠視一切的悲哀,看了真的令人很感傷,如果女兒至此與媽媽數度隔離,當然指的是心與心的隔離,那麼這個媽媽註定是一個失敗的媽媽。

而生活中的小陶虹呢?她卻真的是要比電視裏的宋倩智慧很多,小陶虹說,其實我很在意和周邊親人的關係,所以我會有這樣的一種意識,去查詢一些答案,來解決生活中的各種難題,小陶虹甚至說,自己出生的家庭,生活教育環境令得自己和媽媽有了不大不小的距離。因爲那個時候父母是雙職工家庭,他們除了上班就是上班,自己從小就是在被各種寄養中長大的。

所以當自己慢慢長大了,可以照顧自己的時候,回到父母身邊,對父母的話,那是言聽計從,當然,那只是表面,骨子裏其實完全有着自己的主義。而父母也發現這個孩子與自己其實是有着距離的,因爲生活所迫,導致與孩子心靈溝通上的缺失,這個真的是很難挽回的,所以,媽媽看穿了孩子的一切,想要用激怒孩子的方式,希望能得到一些有效的溝通 ,只是遺憾的是,最終媽媽的願望並沒能實現。

不過,小陶虹長大了慢慢的能理解了,媽媽們處在那個年代,做出的無奈選擇,以前認爲自己和媽媽其實是很遠的,可是真正自己成人成家了之後,開始懂得了媽媽。於是,用自己的成長,再加上與媽媽的關係,開始慢慢的琢磨和自己女兒的那種相處模式。

在電視上,小陶虹是一個嚴肅的愛的母親,但在生活中,小陶虹給了孩子更多的尊重和理解。她生孩子時,會學習一些育兒知識。當時,她是爲了更好地爲人父母,但後來,隨着孩子的成長,她渴望找到一些爲人父母的答案。其實,她是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在充分釋放和理解母親之後,尋找自己在沒有被愛的時候所掙扎的那種解釋,我其實發現,一個優秀的母親養育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積極地糾正自己和母親之間的關係。

從正面去理解這樣的關係,你就能懂得與自己的孩子正確的相處方式,平等互愛溝通理解支持信任,這些都是一個智慧媽媽應該要保留對於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各種問題所持有的基本態度,那麼不知道,我們讀者朋友們,當糾結於自己與自己孩子的關係 的時候,有沒想過自己與自己的父母是一種什麼樣的方式呢,你又像小陶虹那樣去用心的找到了自己的癥結點了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