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像他們那一輩,兄弟骨血情比天大,相互幫助天經地義,不敢說像水均益做得那麼好,但彼此也非常重視親情,現在的孩子似乎對此比較淡薄,更注重自己生活,顯得自私一些。2004年,他父親離世,他把大哥和母親接到北京照顧,哥哥姐姐反對,因爲大哥自身問題,一直和父母生活,而且每年還需花費2w醫療費,弟弟一個人供養太辛苦,而且工作有很忙,他們願意輪流照顧。

水均益是家喻戶曉的央視主持人,提起他,人們就想起《焦點訪談》及《東方時空》中那張理性而嚴肅的臉,這兩個節目是很多人關注和喜愛的,一直追了許多年。

如今,他已退居二線,鮮少露面,大家只知道他的職業光鮮亮麗,卻不知道他背後的故事。

照顧苦命大哥和母親十六年,水均益無怨無悔,兄弟情深老人放心

1963年,水均益出生,父親是大學俄語教授,母親是郵局工作人員,爺爺是解放前甘肅省教育廳長,可以算作書香門第,他是家裏的老幺,還有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

大哥水恆進長他十幾歲,9歲的時候受到過度驚嚇導致大腦受到損傷,智力出現問題,加上沒讀過什麼書,收入低微,日子過得不怎麼樣,即便如此,他也很有大哥的樣子,對弟弟妹妹非常好。

後來,水均益憑藉報道海灣戰爭成名,再後擔任了《東方時空》和《焦點訪談》的主持人,榮耀異常。

即便如此,他沒有驕傲,而是積極幫助哥哥姐姐。

2004年,他父親離世,他把大哥和母親接到北京照顧,哥哥姐姐反對,因爲大哥自身問題,一直和父母生活,而且每年還需花費2w醫療費,弟弟一個人供養太辛苦,而且工作有很忙,他們願意輪流照顧。

水均益以自己經濟條件好拒絕了,並且說不需要哥哥姐姐一分錢。

家裏多了兩個人,水均益請了保姆,又換了大房子,和第二任妻子結婚後,也認真照顧哥哥和母親,有一段時間哥哥發病,四肢扭曲,口吐白沫,非常嚇人,妻子卻沒有怨言,認真地服侍。

有時候水恆進哪些地方不得體,母親也會數落他,水均益卻安慰母親說大哥命苦,要多包容,母親聽完哭了,表示就是擔心他和妻子有想法。

“無論大哥怎麼樣,我都不會計較。”

水均益的話讓母親喫了一顆定心丸,他是打算供養哥哥一生的。

如今大哥已經70多歲,一直和水均益一家人生活一起,他一直未婚,無兒無女,卻有這樣好的弟弟,過得很幸福。

多子家庭,孩子之間想要友好相處,家長需要做好哪些?

現在別說多子,就算要個二胎,父母都頭疼如何跟老大溝通,因爲很多時候不見兩個孩子幫扶,小小的反目成仇不說,其中一個還可能出現心理問題,這讓很多爸媽愁禿了頭髮。

像他們那一輩,兄弟骨血情比天大,相互幫助天經地義,不敢說像水均益做得那麼好,但彼此也非常重視親情,現在的孩子似乎對此比較淡薄,更注重自己生活,顯得自私一些。

想要孩子日後友好相處,日後相互扶持,父母應該做好這些工作:

1:教育其懂得責任二字

我們的父輩兄弟姐妹是比較多的,不像現在有三個孩子就算家裏有礦的大家庭了。通常,家中的老大負擔比較多,父母從小就教育老大要有責任幫助弟弟妹妹,很多老大也做到了,像水均益的哥哥,對待弟、妹是非常好的。

現在很多家庭生育二胎,希望的是孩子之間以後相互幫忙,所以不僅要教育老大有責任,老二同樣要教育。這樣,才能像父母說的長大相互扶持,不會爲一點利益反目。

2:家庭和睦,給孩子做好榜樣

一個和睦的家庭,纔會讓孩子安全,內心也更加充實。家庭的和睦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和包容,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也比較寬容,能夠體諒他人的難處。

而且很多時候,父母的態度和表現是有潛移默化作用的,父母之間恩愛,孩子纔會學會彼此愛護對方。

在家庭中,父母要懂得強調親情,告訴孩子他們彼此之間是有骨血的,兄弟齊心,其利斷金。長期薰陶下,孩子之間就會相互友愛,彼此認同。

3:多帶兩個孩子出去玩,打罵只要不過分,隨他們

有的家長說帶兩個孩子出去玩是災難,別說培養親情,不打起來就不錯了。但是仔細想想,現在關係比較好的,是不是從小“不打不相識”的人。

兩個孩子之間有矛盾很正常,要打就打,要告狀就告狀,鍛鍊肢體的同時,也鍛鍊語言組織能力,其實打鬧也是一種互動,也是促進親情的粘合劑。

《都挺好》中,蘇明玉和蘇明成關係很差,但是蘇明成聽到有人背後說他妹妹,依舊大打出手,這背後就隱藏着一份親情。

說道這裏,還是要提醒一句,父母養育孩子的同時,千萬要避免“重男輕女”或者“重小輕大”,不然,兩個孩子可真就感情淡薄了。

你知道水均益供養大哥的事情嗎?你覺得如何培養孩子之間的感情?歡迎在下方留言區給出你的建議,如果你喜歡本文,請點贊或者分享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