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古代打仗,第一件事就是摧毀敵軍的廁所?
俗話說的好,官司不如屎尿急,即使在戰爭時期,拉粑粑也是人生大事之一。那麼古代的百萬大軍,聲勢浩蕩,氣吞山河,他們是怎麼上廁所的呢?難道直接隨地大小便嗎?那豈不是遍地都是粑粑,要是有敵人來了,這場景簡直沒法看。
古代最早的戰地廁所,名字叫圊溷,起源於三國時期,一般離營地都比較遠,而且要建造在河流的下流。因爲士兵們都要喝生水,如果建反了,那麼就會間接性的喫翔,容易肚子疼和引發疾病。據記載,赤壁之戰的魏軍和合肥之戰的吳軍,爆發了大規模的疫情,有可能就是廁所安排不當導致的。
到了唐朝,沒到一個駐紮點,士兵們就要分成兩隊先把廁所挖出來再說,如果是防守的一方,就更要重視廁所了。要知道古代並沒有管道可以運輸糞便,如果被困上個半年,還沒等敵人攻進來自己早被粑粑淹沒了。不過糞便也不是一無是處,當手頭彈盡糧絕之時,粑粑可以加熱後,朝敵人仍過去,糊對方一臉,還可以沾在弓箭上,讓敵人受到感染而死,威力絲毫不亞於生化武器。
曾經有士兵直接在城牆上對着下面的敵人拉稀,攻城的將領看不過去,使出百步穿楊的箭法對着城牆上的菊花就是一發,阻斷了猛烈的“炮火”攻擊,最終奪取了戰爭的勝利,可見廁所還是相當重要的,各位小夥伴,你們有沒有試過在野外拉粑粑,又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