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一次考試並不能說明一個人的能力大小,古代大多數狀元的成就,往往都比不上同科的其他考生,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宋仁宗嘉祐二年這一科。

這一科的狀元是誰,現在沒幾個人知道他的名字,但這一科的考生你絕對聽說過,比如蘇軾、蘇轍、曾鞏,還比如程顥、張載、呂惠卿,絕對是人才濟濟。


好了,先不說這幾位大家了,先來看看這一科殿試的狀元是怎麼來的。

早在上學的時候,語文老師就苦口婆心地強調:“寫作文一定要寫好開頭,所謂‘鳳頭、豬肚、豹尾’,鳳頭永遠是第一位的!”看那架勢,恨不得每人發一個雞頭放桌子上,照着寫。

筆者做編輯多年,也深有體會,打開一篇文章,先看開頭一段,只要吸引人,就接着往下看,如果開頭要文采沒文采,要思想沒思想,多半就不想看了,後面寫得再好也會大打折扣。

在考試中尤其如此,只要把開頭寫好了,閱卷老師一看就高興,你也就基本不用發愁了,比如宋仁宗嘉祐二年的殿試就很有代表性。

那年,有一個福建的考生很有名,叫林希,有名到什麼程度呢?他到了京城,先是開封府試,拿了個第一,接着是會試,又拿了個第一,所以很多人都認爲,這科狀元的最大熱門就是他。

連仁宗皇帝也聽說了林希同學的光輝成績,到了殿試的時候,還專門派了一個小太監去林希的旁邊,他寫一句,小太監就抄一句,等抄完後,馬上拿回去送給仁宗先睹爲快。

仁宗拿着抄來的卷子,也很激動,大臉漲得通紅。這科的命題作文叫《民監賦》,結果仁宗剛看了前兩句,大臉就一下子耷拉下來了,“哼”了一聲,就給扔在了一邊。


旁邊的小太監還很納悶兒:皇上這是怎麼了?前一秒還像個剛收到情書的小姑娘,轉眼又變成了被拋棄的怨婦,這個姓林的寫的啥東西,竟然有這麼大的殺傷力?小太監伸長脖子,偷偷瞅了一眼,只見前兩句寫道:“天監不遠,民心可知。”

小太監是個機靈人,一下子就明白了——這個考生又犯了新人常犯的錯誤,領導雖然標榜平易近人,但你也不能沒大沒小,就像15年前的王安石一樣,把皇上當成了小孩子,皇上能高興嗎?這次也一樣,什麼“天監不遠,民心可知”,皇上什麼不知道啊?還用你來警告啊?行了,就這兩句話,狀元肯定跟你沒關係了!

這件事很快傳到了考官們的耳朵裏,考官們可都是老油條了,一看,這很明顯是皇上的最新指示,咱也別裝作不知道了,之前定的名次作廢,重新排!至於重排的標準,也很簡單——看前兩句。

於是,考官們又扒拉了半天,終於挑出了一份最好的卷子,確切地說是前兩句最好的卷子。

這份卷子的主人叫章衡,福建浦城人,他寫的前兩句是:“運啓元聖,天臨兆民。”不用我解釋,您也一定能看出來,這兩句比林希那兩句好在哪裏。

果然,鑑賞能力非常高的仁宗皇帝一眼就看出了精華所在,毫不猶豫就把章衡定爲了狀元,還專門寫了《賜狀元章衡詩二首》。

章衡拿這個狀元雖然有運氣的成分,但仁宗還是比較滿意的,因爲他很會給皇上掙面子。比較典型的有兩次,第一次是章狀元率隊出使大遼。大遼國大家都不陌生,騎馬打仗一級棒,在歡迎章狀元的宴會上就提出來,要進行射箭比賽,誰輸了誰當烏龜。章狀元帶來的人都傻了,我們可都是搞文科的,要比耍賤沒問題,比射箭誰會啊?這時,章狀元站了出來,隨手拿起弓,啪啪幾聲,全部命中。正等着看笑話的大遼君臣們全都傻了:是不是沒調查清楚啊?這個姓章的到底是文狀元還是武狀元?

這是章狀元第一次給大宋皇帝長臉,第二次是在出使回國不久,那天,章狀元正在整理資料,發現記載歷代帝王的很多資料都不準確,問同事們也都各執一詞,還有的乾脆說不知道這個人,跟他沒來往。章狀元一想,這怎麼行啊?皇帝可是一國之主,連你的主子都不知道,那還是一個合格的奴才嗎?不行,我得好好編一本專門介紹歷代帝王的書,當奴才也得有文化嘛!

這時候的皇帝已經換成了宋神宗,神宗一看,也大加讚賞,說:“可冠冕諸史。”什麼史記漢書後漢書,統統靠邊站,這纔是史學界的老大!

可惜,章狀元雖然很會給皇上掙面子,但可能是做事的能力差了點,一直提拔不上去,一輩子最大的官,也就是個從四品,很不得志。

好了,現在終於可以說說這個“史上第一名榜”了。說它是“史上第一名榜”,自然是因爲這科人才濟濟,首先是千古第一全才蘇軾,稍微次一點的還有他的弟弟蘇轍,還有同列唐宋八大家的曾鞏,要是範圍再擴大點,這科的主考官叫歐陽修,還有蘇氏兄弟的老爸蘇洵也一起來了,好傢伙,一次考試就彙集了唐宋八大家的五位,除了那個不合羣的王安石,大宋朝最會寫文章的都齊了,這不是盛事是什麼?


這個蘇洵也值得說一說,之前他考過好幾次了,但都沒考上,最後就灰心了,心想我還是安心地做個自由撰稿人吧,考功名這種事就交給兩個兒子吧。結果這次陪兩個兒子進京趕考,人家哥倆兒沒費什麼勁兒就考上了,老蘇心想,是不是現在擴招了,好考了?要不我再試試?再又一想,萬一再考不上呢,那丟的人可就太大了,算了,聽說主考官歐陽修是個識貨的,不如先把文章給他看看吧。結果歐陽修一看,這文章也太牛了,果然是高手在民間啊,你也別考了,直接給你個官當吧!

除了上面這幾位大文學家,這科還出了兩位名氣不在他們之下的大思想家,一個叫程顥,另一個叫張載。

程顥自然就是著名的“二程”之一,跟朱熹並稱“程朱理學”,直接影響了之後近千年的中國人的思想;而張載,是“二程”的表叔,也是理學創始人之一,其廟庭與周敦頤廟、邵雍廟、程頤廟、程顥廟合稱“北宋五子”廟。


另外,在政壇上也是人才濟濟,共有9個人官至宰相,比如大名鼎鼎的呂惠卿、章惇、林希、蘇轍、曾布。其中章惇還是本科狀元章衡的叔叔,但這個人心胸比較狹窄,對侄子拿狀元一直耿耿於懷,後來做到了宰相也沒提拔他一下。曾布是曾鞏的弟弟,也在這科考生中,後來也官至宰相,比哥哥官運好多了。

看到了吧?大文學家、大思想家、大政治家,而且全都是頂尖級的,稱爲“史上第一名榜”一點都不爲過!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名傳千古的大牛人,在這科的名次都不是很高,比如蘇軾,史書上沒說第幾名,只說拿了個二等,至少跟前三名沒關係。

最後,還是給蘇軾的粉絲們提一下氣吧。這次考試過了三年,仁宗又搞了一次“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制舉考試,相當於王中王爭霸賽,所有自認爲很牛的人都可以來參賽,恭喜蘇粉們,我們共同的偶像拿了唯一一個三等。請注意,皇上有規定,一等是天,二等是地,三等纔是人該爭的,所以三等就是最高的。在整個北宋,也只有兩個人拿過三等,另一個叫吳育。

蘇軾的弟弟蘇轍也來考了,拿了個四等。據說,在開考前,蘇轍突然生病了,宰相韓琦聽說後,就跟皇上說:“蘇氏兄弟倆都是大熱門,要是蘇轍沒參加,肯定是一件憾事,不如等蘇轍病好了再考吧。”於是,這次考試足足延後了二十多天,等蘇轍病好了纔開考,太給面子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