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說,如果你爲性能而優化,最終可能還會使用消耗更少碳資源的雲架構。這就是爲什麼雲成本優化策略常常結合一系列方法和工具,包括可以在各種雲架構上運行的第三方產品,而不是某家供應商的平臺所固有的第三方產品。

許多IT專業人員往往以爲雲優化只有一種方法。實際上,雲端優化有多種方法,包括降低成本、改善性能、可靠性甚至環境可持續性的方法。

不同的優化目標往往會相互促進,因此廣泛考慮優化以充分發揮雲戰略很有幫助。本文幫你熟悉各種優化方法,並瞭解它們如何相輔相成,讓你的雲環境更高效。

成本優化

對於大多數組織而言,降低成本是雲優化的最重要部分。與本地基礎架構相比,你爲工作負載分配的資源超出所需數量時,很容易在雲端出現超支。

雲定價模式往往極其複雜,針對服務收取多檔不同的費用,不同地區、甚至一天中不同時間的費率都不一樣,因此這個問題變得更爲複雜了。

爲了應對這個挑戰,使用雲供應商的基本成本監控工具,比如AWS的Cost Optimization Monitor和Azure成本警報。這些工具可幫助組織瞭解在哪裏花費的錢最多,可以提醒它們注意沒必要的支出。

然而,雲供應商不會竭力幫助用戶在其平臺上花盡可能少的錢。它們也不爲混合雲或多雲架構提供可以跨環境運行的工具。這就是爲什麼雲成本優化策略常常結合一系列方法和工具,包括可以在各種雲架構上運行的第三方產品,而不是某家供應商的平臺所固有的第三方產品。

性能優化

在雲端,性能優化意味着確保應用程序和服務儘可能快速地運行。

與成本一樣,性能也是複雜的問題,取決於多個因素。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你的雲架構的設計。比如說,需要在雲區域或不同雲之間頻繁傳輸數據的架構可能會因網絡瓶頸和延遲而提供較差的性能。

你選擇的雲服務類型也會影響性能。對於一些類型的工作負載而言,無服務器函數可能會提供比標準虛擬機更好的性能,因爲虛擬機的資源分配可能會受到更大的限制。

即使你的代碼未明確綁定到雲,代碼的底層效率也對雲性能帶來重大影響。在部署之前,定期測試新應用程序代碼的性能。

可靠性優化

基於雲的工作負載可能因託管它的雲出故障或工作負載本身有問題而變得不可用。爲了儘量提高應用程序的可靠性,要減小那些風險。

冗餘是優化可靠性的首選策略,這是指企業在不同雲或同一雲的不同區域部署同一工作負載的多個實例。然而,這種類型的防範措施可能迅速招致龐大費用。你要兼顧冗餘目標與成本優化目標,以便總體上獲得最佳結果。

可持續性優化

在過去,減少雲工作負載的碳排放量不是許多組織考慮的環節。然而隨着人們日益關注環境可持續性,加上諸供應商競相聲稱自家的雲最節能環保,這種情況在發生變化。因而,企業組織越來越關注其架構和配置在如何影響其IT工作負載消耗的能源數量。

幸好,對於力求構建生態友好型雲的組織而言,儘量提高可持續性的做法往往與其他類型的雲優化方法相輔相成。比如說,如果你爲性能而優化,最終可能還會使用消耗更少碳資源的雲架構。

將不同類型的雲優化結合起來

各種優化方法有不同的目的,需要一套自己的工具或策略。因此,將它們視爲不同的流程似乎自在情理之中,許多組織也這麼做。

不過,這種做法可能會使你的團隊在一個方面取得最佳結果,而在另一個方面遇到問題。整體上改進雲需要事先進行更多的規劃和周密的實施。這確保你不會在一個方面實現了優化,而在另一個方面抵消了優化。

沒有一應俱全的方法能解決這個問題。兼顧決策與貴公司的優先事項和目標。比如說,如果這意味着你的應用程序有更高的可用性和更低的延遲,你可能願意花更多的費用。不過,從長遠來看,立足於多個目標進行優化的組織最有能力構建最優化的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