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福庵的篆書是標準的“玉筯篆”,線條圓潤,結體勻稱,點畫一絲不苟,與秦篆比,少金石味而以文氣勝。王福庵(1878-1960),初名壽祺,又名禔,字維季,號屈瓠,別署羅剎江民,70歲後自號持默老人。

王福庵(1878-1960),初名壽祺,又名禔,字維季,號屈瓠,別署羅剎江民,70歲後自號持默老人。室名麋硯齋、春住樓。浙江杭州人,後居上海。西泠印社創始人之一。其父王同曾任杭州紫陽書院山長,嫺熟杭郡歷史掌故,家藏漢魏六朝金石文字拓片甚多,爲著名學者。王福庵自幼受家庭影響,喜收集印章,自稱“印傭”。工書,凡鐘鼎籀隸無所不能,以篆隸名世,繼浙派薪傳,去蕪存精,追溯秦漢,博採清代以來諸家之長,風格典雅蘊藉,秀麗飄逸,淳古厚重。邊款文辭清麗,用刀爽挺,精整透雅。史評爲近世工穩印風代表大家,與吳昌碩比肩印壇。曾任民國政府中央印鑄局技正、故宮博物院鑑定委員。王福庵的篆書是標準的“玉筯篆”,線條圓潤,結體勻稱,點畫一絲不苟,與秦篆比,少金石味而以文氣勝。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