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物慾橫流的世界,貪婪往往比較突出,現在的人爲自己的一己私慾不惜傷害別人,可他不知,

一名君子,在狂風暴雨中屹立不倒,這是怎樣一種堅持自我不爲外界動搖的毅力?又是什麼讓他能在這塵世間多如牛毛的誘惑中不爲所動?他的品格猶如梅花般令人久仰山斗,這也正是他不因成敗,不管身處環境都能在塵世間昂首挺立的關鍵。


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王一平,出生在齊魯之地的山東,剛正不阿,堅守原則。

養在溫室裏的花朵,一見到風雨就凋零,

王一平同志在加入我黨之後,先後在山東省擔任黨支部書記。在他38歲時去往上海直到去世,在上海期間擔任上海市委組織部部長,任中國科學院上海辦事處主任,上海市委常委,上海市委祕書長等。


特殊年代時期,王一平遭到迫害,他被下放到工廠勞動。在勞動期間,王一平不喊苦累,勤勤懇懇幹活。

這一番深入骨髓的經歷,讓大家認識到,王一平同志的品格可以經受住嚴格的考驗,他的品格像梅花香氣一樣越飄越遠。

才高八斗,博聞強識

71年,王一平擔任上海市委組織部長,打老虎的運動也進入到高潮階段。其他地方的"老虎"是越打越多,上海這個紙醉金迷的城市卻越打越少,原因何在?

思想不對。"老虎"在世界上的數量是一定的,他的繁殖速度不像是老鼠,不應該是越打越多。王一平的這一思想提出後遭到各方拒絕,但事實是:


這一逆向思維表明:

王一平的才能不只是在政治領域上,他在文學修養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詣。他喜歡收藏,他的藏品是隻在精,不求多,比如吳昌碩濃淡相間,層次分明的《秋菊》,明代花鳥畫家林良彌足珍貴的紙本精品等。

他收藏的物品在夫人去世後不久決定將古代藝術品捐給國家,把現代畫作爲紀念留給子女,藏品不只是金錢的升值,更是一個收藏家品質的體現。


一次特大洪災將王一平老先生至高無上的品格再一次體現出來。他留給子女們的現代畫有一定的經濟價值,他決定把畫用一種獨特的方式捐獻出去——

這樣的方法既可以捐助災區,也讓孩子們感受到可以幫助災區的幸福感。父親留下的畫不僅僅只有金錢價值,品質價值是最重要的。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慾望像個小偷,永遠得不到滿足,若和自己的慾望一同生活,則會被吞噬,

他的妻子和孩子沒有一個是因爲他的關係得到照顧,雖然父親是上海市委書記,但這五個孩子卻沒有一人當官,都是工人農民。

他的子女都去參軍,從部隊出來轉業,在分配工作時王一平對子女沒有提供任何的幫助。


女兒王時妹還曾去洪澤湖農場插秧,希望父親幫她一次,但王一平老先生說:"

大兒子在工廠,通過自己努力工作爭取幹部培訓班的名額,沒有走任何捷徑,但王一平嚴肅地對兒子說:"你雖然沒有走我的後門,但你要不是我的兒子,誰會讓你參加培訓班?當官有什麼好?還是當個普通工人吧!"

二女兒在南京,因爲父親說:"幾個孩子都在上海,別人會怎麼說咱們家?還是留在南京吧。不然,你真要回來,我也一定把你趕出去。"孫女考上了考試難度很高的南模中學,


現代社會,人們逐漸懶散,只想靠關係過一輩子的安穩生活,這和鹹魚沒有區別。

夫人在懷孕期間走路艱難也不能騎馬代步,因馬匹只載傷員。在工作期間要與丈夫避嫌,她的職務也不能提升。夫人工作的能力是有目共睹,本該晉升職位的她,因爲丈夫的避嫌行爲直到離休也只是個正處級幹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滿身散發着清廉的清香,這香味是散發在空氣當中的分子,因爲不斷在運動,可以讓幾米之外的人感同身受。這種清廉的馨香散發出來,影響着有志之士、有將之才一起推進祖國繁榮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