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周江寧研究組經過八年研究發現腦內負責壓力應對行爲的神經元,解密著名科學問題“戰鬥或逃跑”的選擇。研究者採用基因操作小鼠,結合行爲學、藥物遺傳學和在體顯微成像等技術發現:在各種行爲挑戰情景下,內側前額葉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RF)神經元是決定選擇“戰鬥或逃跑”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周江寧研究組經過八年研究發現腦內負責壓力應對行爲的神經元,解密著名科學問題“戰鬥或逃跑”的選擇。相關研究成果2月25日在線發表於《Neuron》期刊。

  面對壓力,每一個個體都將做出選擇是主動應對還是被動迴避。負責這種抉擇能力的腦的生物基礎是什麼?這是一個著名科學問題,簡稱之爲“戰鬥或逃跑”的選擇。

  研究者採用基因操作小鼠,結合行爲學、藥物遺傳學和在體顯微成像等技術發現:在各種行爲挑戰情景下,內側前額葉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RF)神經元是決定選擇“戰鬥或逃跑”的神經生物學基礎。

  研究還進一步研究了前額葉CRF神經元在小鼠產生“抵抗”行爲中的作用和機制,揭示了促進內側前額葉CRF神經元的活性可增強主動應對行爲,提高對環境負性壓力的抵抗性。這一發現推動了對“壓力應對行爲抉擇”這一重要科學問題的瞭解,併爲改善或治療負性壓力相關紊亂和疾病,提出新思路和途徑。(安徽日報記者 陳婉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