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陵和李廣利都是漢朝降將,投降之後都得到了匈奴人的重視,爲何最終只有李廣利被殺。李陵和李廣利這兩名漢朝將領,因爲種種原因投降匈奴,後來兩人都被匈奴爲駙馬。

漢朝和匈奴可以說是一對老冤家,劉邦建立漢朝後,很快就跟匈奴人打了一仗。公元前200年,劉邦因爲韓王信的叛逃,親自帶兵去攻打匈奴。交戰期間,匈奴的冒頓單于假裝戰敗,將劉邦等人引誘到平城。這時候,劉邦的大部隊還沒有趕來,冒頓單于帶領四十萬大軍,將劉邦等人包圍起來,史稱白登之圍。劉邦僥倖逃過一劫後,知道自己沒有辦法消滅匈奴,於是以和親的方式去緩和關係。

匈奴人得了好處,蹬鼻子上臉,表面跟漢朝交好,可實際上總是找漢朝的麻煩。公元前195年,冒頓單于得知劉邦駕崩,專門寫了一封信跟呂雉,想讓她成爲自己的女人。古代女子比較重視名節,呂雉也是如此,她看到冒頓單于的信後氣得火冒三丈,以爲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侮辱。當時,呂雉氣得想直接殺掉使者,派遣大軍去攻打匈奴。可惜,那時候漢朝並沒有這個實力,只能忍氣吞聲繼續跟匈奴人和親。

這種屈辱的情況一直持續到漢武帝時期,經過多年的修生養息,漢朝兵強馬壯有了遠征匈奴的實力和信心。此後,漢朝取得了很多勝利,同時也付出了極其慘痛的代價。李陵和李廣利這兩名漢朝將領,因爲種種原因投降匈奴,後來兩人都被匈奴爲駙馬。李陵和李廣利都是漢朝降將,投降之後都得到了匈奴人的重視,爲何最終只有李廣利被殺?而李陵卻在匈奴生活了二十年,最終在匈奴的地盤上老死。

李廣利跟匈奴作戰時,妻子因爲涉及詛咒漢武帝,被朝廷抓捕起來成了犯人。他爲了儘快戴罪立功,營救自己的妻子和兒子,貪功冒進結果中了匈奴人埋伏。最終,李廣利葬送了七萬多漢朝士兵,給朝廷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戰鬥結束後,李廣利投降匈奴。狐鹿姑單于沒有將其處死,反而將自己的女兒嫁過去,讓李廣利成了匈奴的駙馬。漢朝這邊得知消息後,按照律例將李廣利的妻兒和家人全部處死。

在李廣利投降之前,還有一個投降匈奴的人,他叫衛律。從血緣關係來看,他是一個匈奴人,但是從小生活在漢朝。早年曾因爲李延年的舉薦,在朝廷擔任官職。後來因爲李延年被殺,衛律逃到了匈奴。剛逃到匈奴的時候,衛律因爲血統的緣故,很快就得到了單于的重用。衛律沒有想到的是,比自己更晚歸降匈奴的人李廣利,卻在匈奴的陣營裏,得到了更高的地位和待遇。

衛律很快就產生了嫉恨的心理,緊接着他開始計劃除掉李廣利。第二年,衛律趁單于母親生病的機會買通巫師,讓他撒謊說,單于的母親之所以重病不起,主要是因爲先王在發怒。先王當年討伐漢朝的時候,曾發誓要把李廣利這個貳師將軍抓起來殺掉祭神。那時候,匈奴人對巫師比較信任,單于聽說這些話後,基本上沒有懷疑,直接讓人把李廣利抓起來除掉。從這件事不難看出,李廣利自始至終都沒有走進匈奴的核心層。

如果李廣利能在匈奴真正站穩腳跟,讓單于高度重視的話,不會因爲這樣一個謊言丟掉性命,相比之下,李陵的做法就明智了很多。他投降匈奴後,一點也沒有貪戀權勢,基本上都在外面駐守,只有在發生大事的時候,纔會尊奉匈奴單于的命令回去參與會議。也就是說,李陵只是做了一些本職工作,既能讓單于滿意和放心,又能避免讓人嫉恨。漢昭帝繼位後,曾派人請李陵迴歸漢朝,他覺得自己不能再反覆無常,拒絕了漢朝的橄欖枝,一直在匈奴境內老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