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劉備也以他的仁義之心籠絡了諸葛亮、龐統等人才,可是劉備卻錯過了他們的師傅,後來曹操想重用但爲時已晚了,此人正是司馬徽。當時劉備駐紮在荊州新野,他前去向司馬徽討教天下大勢,司馬徽認爲一般的讀書人不懂得天下事務,只有諸葛亮、龐統纔是大才,希望劉備能夠重用這兩人。

東漢末年,天下紛爭不斷,各路英雄豪傑紛紛招攬人才以圖建功立業。劉備也以他的仁義之心籠絡了諸葛亮、龐統等人才,可是劉備卻錯過了他們的師傅,後來曹操想重用但爲時已晚了,此人正是司馬徽。

司馬徽爲人清雅,學識廣博,有知人之明,被時人稱爲“水鏡先生”。當時劉備駐紮在荊州新野,他前去向司馬徽討教天下大勢,司馬徽認爲一般的讀書人不懂得天下事務,只有諸葛亮、龐統纔是大才,希望劉備能夠重用這兩人。

諸葛亮、龐統得到司馬徽等人的舉薦,劉備對他們十分的重視,後來任命兩人爲軍師中郎將。諸葛亮和龐統兩人爲蜀漢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也充分證實了他們的能力,而他們都是司馬徽的學生,作爲諸葛亮、龐統的舉薦人,司馬徽應該是會更厲害纔對,劉備爲何會錯過了司馬徽呢?

其實不是劉備想錯過司馬徽,而是司馬徽淡泊名利、喜歡隱居生活,不願意出山吧?因爲學識淵博、爲人清高拔俗,龐統就曾經走了兩千里路前去潁川拜訪司馬徽,這可以看出司馬徽的名聲早已經傳遍了天下,想要請他出山相助的人不會在少數,他都沒有入仕爲官,那他極有可能是淡泊名利之人,所以劉備也很難請得動他。

據《世說新語·言語》記載:荊州破,爲曹操所得。操欲大用,惜其病死。

公元208年,曹操挾北方勝利之威率領大軍南征,準備一舉蕩平其他諸侯勢力,統一天下。同年8月份,荊州劉琮因擔憂無力抵抗曹軍,便在蔡瑁等人的勸說下投降了曹操,客居在荊州的司馬徽也被曹操所得。可是正當曹操準備重用他的時候,司馬徽卻病逝了,結束了的一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