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歷史事件、還原歷史真相!評說歷史趣事、爲你解密中國各朝代歷史!有趣的歷史故事、民間野史、古史雜談,述古道今!讓您瞭解有趣的歷史放鬆心情,吸收歷史精華掌控自己人生,無往而不利!我們的每條解密都會做到有理可言、有據可依,我們是一部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的歷史解密檔案!

蜀漢後期原本就人才匱乏,真正有大將之才者屈指可數,不過有一人卻同時受到劉備和諸葛亮的讚賞,可惜卻英年早逝,導致蜀漢痛失一位良將,他若不死,成就至少不在王平和廖化之下,此人就是向寵。

蜀漢有四大派系:元從派、荊州派、東州軍和益州本土派,其中包括關羽、張飛、趙雲在內的元從派和以諸葛亮爲首的荊州派是劉備的嫡系,尤其荊州派人數衆多是劉備的最大助力;從201年依附劉表到211年入川,劉備在荊州招攬了大批的人才,這其中就包括向朗和向寵叔侄兩人,所以向寵可謂是根正苗紅,這也是他受劉備和諸葛亮信任和重用的原因之一。

《三國志》記載:“先主時爲牙門將。秭歸之敗,寵營特完。”

能出任牙門將的莫不是劉備信任之人,比如趙雲和魏延,夷陵之戰中劉備遭遇大敗,其麾下各部都損失慘重,唯獨向寵一營保持了完整的建制,潰敗之下慌而不亂還能全身而退,劉備對他讚賞有加,年輕的向寵已隱有名將的氣質。

《三國志》記載:諸葛亮當北行,表與後主曰:"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衆論舉寵爲督。愚以爲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遷中領軍。

《出師表》中諸葛亮提到了四個人,向寵是唯一提到的武將(其餘三人是郭攸之、費禕、董允),從中可見諸葛亮對向寵的欣賞,有一點尤爲值得注意,那就是諸葛亮升向寵爲中領軍,因爲中領軍和中護軍、中都護的職責差不多,都是掌握兵權統領禁軍,向寵之前趙雲曾出任中護軍,李嚴曾出任中都護,可見中領軍的重要性。

當時諸葛亮統兵在外,他特意留下向寵在成都並把成都的兵權交給他,一方面是對他的信任,另外一方面也是對其能力的肯定。

可惜的是,延熙三年(240年)向寵在率軍前往漢嘉郡平亂時在混戰中意外身亡戰死沙場,由於向寵統軍有方深得軍心,所以其部下不遺餘力的搶回了他的遺體並送回成都安葬。

姜維沒有投降之前,諸葛亮最看重兩個人,一個是馬謖,另外一個就是向寵,諸葛亮心目中是把他們當作接班人來培養的,原本這一文一武可成爲蜀漢後期的頂樑柱,可惜的是馬謖言過其實,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大好局面葬送在他手上,原本只要馬謖守住街亭一段時間,等諸葛亮擊敗郭淮就可以親自揮師街亭擊退張郃,如此一來拿下整個隴右五郡不在話下,涼州落入蜀漢也指日可待。

諸葛亮雖然看錯了馬謖,但是從《出師表》中提到的幾個人來看,諸葛亮的眼光還是不錯的,他唯一提到的武將向寵也絕對不會差,而且向寵出身荊州在蜀漢朝中有天然的優勢,這一點連姜維都不如他,可以預見的是如果向寵不死,其成就至少不會在王平、廖化等人之下,可惜的是向寵英年早逝,蜀漢也痛失一員良將。

品酒、酌茶、讀史、看天下,我們伴您做有智慧、有品位、懂生活的人。我們嚴肅,但不乏味;我們客觀,但不迂腐。歷史大事、名人生卒、深度分析、多角度解讀,我們一直在這兒望眼欲穿的等着您!

相關文章